鐵筷子,中藥名。為蠟梅科蠟梅屬植物蠟梅Chimonanthuspraecox(Linn.)Link的根。植物蠟梅,分布于我國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陜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廣西、廣東等省區(qū)均有栽培,日本、朝鮮和歐洲、美洲也均有引種栽培。具有祛風止痛,理氣活血,止咳平喘之功效。主治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跌打損傷,脘腹疼痛,哮喘,勞傷咳嗽,疔瘡腫毒。
中文名稱
鐵筷子別名
鉆石風(《貴陽民間藥草》),巖馬桑根(《貴州草藥》),鐵鋼叉、瓦鳥柴(《貴州民間方藥集》),蠟梅根(《中藥毒性防治》)性味歸經(jīng)
味辛,性溫。入心、肝、肺、膀胱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止痛,理氣活血,止咳平喘。
主治風濕痹痛,風寒感冒,跌打損傷,脘腹疼痛,哮喘,勞傷咳嗽,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9g;研末,0.5g;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敷。
注意事項孕婦禁服;服藥2小時后,忌食熱物及蕎面。
藥理作用1、抑制腫瘤作用。
2、對人上皮癌KB細胞有抑制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貴陽民間藥草》:“治風濕骨痛,氣滯腹痛。”
2、《貴州民間方藥集》:“鎮(zhèn)靜,鎮(zhèn)咳,止喘。治跌打損傷,腰酸背痛。”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臨床用于治療腰肌勞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相關(guān)配伍1、治風濕痛,鐵筷子9g,石楠藤9g,兔耳風9g。泡酒120g,每次服30g。(《貴陽民間藥草》)
2、治跌打損傷,鐵筷子、柳葉過山龍各9g,一口血6g。浸酒250g,每次服藥酒60g,每日2次。(《貴陽民間藥草》)
3、治胃痛,鐵筷子、大木姜子、青藤香、廣木香各6g。研末,每次6g,開水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4、治冷氣腹痛,鐵筷子、朱砂蓮等分。研末,每次3~6g,酒吞服。(《貴陽民間藥草》)
5、治婦女腹內(nèi)血包,鐵筷子9g,紅浮萍30g,薄荷3g,紅花6g。煎水內(nèi)服。(《貴陽民間藥草》
現(xiàn)代研究~臨床用于治療腰肌勞損、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四季均可采挖,洗去泥土,鮮用或烘干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圓柱形或長圓錐形,長短不等,直徑2~10㎜,表面黑褐色,具縱皺紋,有細須根及須根痕。質(zhì)堅韌,不易折斷,斷面皮部棕褐色,木部淺黃白色,有放射狀花紋。氣芳香,味辛辣、苦。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41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