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軸草,中藥名。為唇形科香科科屬植物鐵軸草TeucriumquadrifariumBuch.-Ham.的全草、根或葉。植物鐵軸草,分布于我國福建、湖南、貴州三省南部,江西西部及南部,廣東,廣西,云南等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泰國,緬甸北部,印度,錫金至尼泊爾也有分布。具有祛風解暑,利濕消腫,涼血解毒之功效。主治風熱感冒,中暑無汗,肺熱咳喘,肺癰,熱毒瀉痢,水腫,風濕痛,勞傷,吐血,便血,乳癰,無名腫痛,風疹,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風螫傷。
中文名稱
鐵軸草別名
鳳凰草(《貴州民間藥物》),繡球防風、黃香科(《云南中草藥》),小裂石蠶(《云南藥用植物名錄》),紅毛將軍、紅油麻、紅痧藥(《湖南藥物志》)。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涼。入肺、肝、脾經毒性
無毒《湖南藥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解暑,利濕消腫,涼血解毒。主治 風熱感冒,中暑無汗,肺熱咳喘,肺癰,熱毒瀉痢,水腫,風濕痛,勞傷,吐血,便血,乳癰,無名腫痛,風疹,濕疹,跌打損傷,外傷出血,毒蛇咬傷,風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大劑量可用至30~60g。外用:適量,搗敷,研末撒或煎湯洗。藥理作用 抗菌作用。相關論述 《中國民族藥志》:“用于中毒性消化不良?!?h2>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咳嗽,鐵軸草全草15g,黃荊條15g,路邊荊、石菖蒲各6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2、治菌痢,鐵軸草全草60g,海蚌含珠30g。煎水兌糖,分2次服。(《湖南藥物志》)
3、治風濕痛,風疹發(fā)癢,鐵軸草全草配路路通、石菖蒲、生姜、艾葉(各適量),煎水熏洗。(《湖南藥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洗凈,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略呈方柱形,直徑2~4㎜,表面棕紫色,密被銹色或金黃色長柔毛;質脆,易折斷,斷面白色,有髓。葉多皺縮,破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形或長卵形,長3~7.5㎝,寬1.5~4㎝,先端鈍或急尖,基部近心形,上面被銹色柔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柔毛。氣微香,味微苦、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4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