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草,中藥名。為堇菜科植物如意草ViolahamiltonianaD.Don[V.arcua-taBl.;V.alataBurgersd]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廣東、云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瘡瘍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開放性骨折,外傷出血,蛇傷。
中文名稱
如意草別名
白三百棒、紅三百棒性味歸經
味辛、微酸,性寒。歸心、肝經毒性
有小毒(《云南中草藥》)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治 用于瘡瘍腫毒,乳癰,跌打損傷,開放性骨折,外傷出血,蛇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焙干研末撒敷。相關論述1、《云南中草藥》:“溫經通絡,止血接骨。主治開放性骨折,外傷出血。”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拔毒,散瘀。主治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跌打腫痛,急性結膜炎,乳汁不通。”
3、《廣西民族藥簡編》:“水煎服、渣搗爛敷患處,治蛇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癤腫瘡瘍,急性乳腺炎,跌打腫痛:鮮如意草適量加紅糖少許,共搗爛外敷。(《廣西本草選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洗凈,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稍潤,切段,干燥。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多皺縮成團。根莖上有細根,基生葉多,具長柄,莖生葉有托葉,托葉小披針形。葉片濕潤展平后,寬心形或近新月形,邊緣有波狀圓齒,深綠色。花基生或莖生葉腋生,淡棕紫色。蒴果較小橢圓形,長約8mm。氣微,味微苦。
2、飲片性狀:為不規則的小段,根、莖、葉、花、果混合。表面黃綠色,根粗壯,帶灰白色,葉柄有稍寬的翅,葉片卷縮,密被細白毛;花淡紫色,花瓣5片;小蒴果橢圓形,熟時3裂,內含淡棕色圓形種子。氣微,味微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5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