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水黃連,中藥名。為毛茛科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ramosumBoivin的全草。分布于湖南、廣東、廣西、四川。具有清熱燥濕,解毒之功效。常用于痢疾,黃疸,目赤,癰腫瘡癤。
中文名稱
軟水黃連別名
水黃連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肝、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燥濕,解毒。主治 用于痢疾,黃疸,目赤,癰腫瘡癤。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者慎服。~相關論述1、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肝明目。治急性結膜炎、痢疾、傳染性肝炎、化膿感染?!?/p>
2、《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用于濕熱瀉痢(細菌性痢疾、急性胃腸炎),黃疸,目赤腫痛,瘡癤腫毒?!?/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濕熱瀉?。很浰S連、馬齒莧、魚腥草、馬鞭草、陸英、通花根各10-15g。水煎服。
2、治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軟水黃連15g,虎杖15g,金錢草30g,黃荊子10g,瓜子金6g。水煎服。
3、治目赤腫痛:軟水黃連、夏枯草、桑葉、菊花、三顆針各適量。水煎熏洗或內服。
4、治無名腫毒:軟水黃連15g,七葉一枝花15g,生半夏15g,生南星15g。搗爛外敷患處。(1-4方出自《四川中藥志》1979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收,洗凈,曬干,扎把。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狀莖極短。細根數十條生于根莖下,長6-10cm,直徑1-3mm;表面灰褐色;質脆,易折斷,斷面可見淺黃色木心。莖多分枝,纖細柔軟。葉質薄,邊緣具圓齒。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57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