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莧菜,中藥名。為大戟科鐵莧菜屬植物鐵莧菜AcalyphaaustralisL.的全草。鐵莧菜,我國除西部高原或干燥地區外,大部分省區均有分布,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菲律賓、越南、老撾也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利水,殺蟲之功效。主治泄瀉,咳嗽,吐血,便血。
中文名稱
鐵莧菜別名
鐵莧,人莧,海蚌含珠,撮斗撮金珠,六合草,半邊珠,野麻黃,玉碗捧真珠,糞斗草,血見愁,鳳眼草,肉草,噴水草,小耳朵草,大青草,貓眼草,蜆草,葉里藏珠,葉里含珠,痢疾草,野麻草,蚌殼草,鐵燈碗,筒筒草性味歸經
味苦、澀,性平。入心、肺、大腸、小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止血,止瀉,利水,殺蟲。
主治泄瀉,咳嗽,吐血,便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年老體弱者少用。
藥理作用1、抗菌。
2、平喘。
相關論述《植物名實圖考》:“人莧……為刀創要藥。江西俗稱海蚌含珠,又曰撮斗撮金珠,皆肖其形。”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崩漏,鐵莧菜、蒲黃炭各15克,藕節炭25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2、治吐血,衄血,鐵莧菜、白茅根各50克。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3、治血淋,鮮鐵莧菜50克,蒲黃炭、小薊、木通各15克,水煎服。(《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
4、治瘡癰腫毒,蛇蟲咬傷,鮮鐵莧菜適量,搗爛外敷。(《內蒙古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季采收,洗凈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多分枝,淡黃棕色。莖呈類圓柱形,長約30㎝,直徑0.3~0.5㎝,表面灰紫色或灰黃色,有淺縱溝紋。質堅,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心有白色髓部或呈空洞狀。葉互生,灰綠色,多皺縮卷曲,破碎不全。苞片三角狀腎形,綠褐色,內有短穗狀花序,或為一枚半圓形褐色的小蒴果,形似海蚌含珠。全體被灰白色柔毛。氣微,味淡。以葉多、色綠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6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