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花,中藥名。為大戟科油桐屬植物油桐Verniciafordii(Hemsl.)AiryShaw的花。植物油桐,分布于我國陜西、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qū),越南也有分布。具有清熱解毒,生肌之功效。主治新生兒濕疹,禿瘡,熱解瘡,天泡瘡,燒燙傷。
中文名稱
桐子花性味歸經(jīng)
味苦、微辛,性寒。入肺、心經(jīng)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生肌。
主治新生兒濕疹,禿瘡,熱解瘡,天泡瘡,燒燙傷。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浸植物油內,涂搽。
注意事項孕婦及脾胃虛寒者忌用。
相關論述1、《重慶草藥》:“外用治瘡毒黃水,泡油涂癩痢,熱毒瘡,天泡瘡。”
2、《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解毒,生肌。外治燙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初生兒濕疹及麻疹后生瘡瘙癢,桐子花、花椒刺、羊食子條各100~150g。熬水洗。(《重慶草藥》)
2、治癲痢頭,桐子花、松針各等量。水煎洗頭。或用桐子花、杜鵑花、金櫻子花各等分,研末,用桐油調搽。(《恩施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4~5月收集凋落的花,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花白略帶紅色,聚傘花序;花單性,雌雄同株。萼不規(guī)則,2~3裂,裂片鑷合狀;花瓣5;雄花有雄蕊8~20,花絲基部合生,上端分離,且在花芽中彎曲;雌花子房3~5室,每室1胚珠,花柱2。氣微香,味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6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