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葵葉薯蕷,中藥名。為薯蕷科植物蜀葵葉薯蕷DioscoreaalthaeoidesR.Knuth的根莖。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西藏等地。具有疏風祛濕,健脾消食,活血消腫之功效。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食積飽脹,消化不良,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蜀葵葉薯蕷別名
龍骨七、穿山龍、細山藥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溫。歸脾、肝、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祛濕,健脾消食,活血消腫。主治 用于感冒頭痛,風濕痹痛,食積飽脹,消化不良,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泡酒。相關論述 《貴州草藥》:“燥濕理脾,強筋壯骨。治風濕麻木,跌打損傷,食積飽脹,消化不良。”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感冒頭痛:穿山龍15g,升麻9g,陳皮6g,甘草3g。水煎服。(《麗江中草藥》)
2、治風濕麻木:龍骨七、大風藤各30g。煨水服。
3、治跌打損傷:龍骨七60g,泡酒500g。每次服15-30g。
4、治食積飽脹,消化不良:龍骨七3g。研末,開水吞服,每日2次。(2-4方出自《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除去泥土,洗凈,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根莖呈長條狀圓柱形,彎曲不直,有的具分枝,直徑1-2cm,表面黃色或灰棕色,具須狀根或點狀根痕。質堅硬,斷面類白色。氣微,味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73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