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蒿,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四方蒿ElsholtziablandaBenth.的葉、花或全草。分布于廣西西部、貴州東南部、云南西南部及西藏南部和東南部。具有發汗解表,利濕止癢之功效。常用于感冒,腸炎,痢疾,腎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腳癬。
中文名稱
四方蒿性味歸經
辛、微苦,平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發汗解表,利濕止癢。主治 感冒,腸炎,痢疾,腎炎,腎盂腎炎;外用治濕疹,腳癬。用法用量 3-1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汁涂;或研末調敷。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沙蟲藥20g,水煎服。(《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2、治脅痛食少脘痞:沙蟲藥、清明菜、齊頭蒿各20g,水煎服。(《新編中草藥圖譜及經典配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陰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方柱形,長50-150cm,密被柔毛;質脆,斷面有髓;葉卷曲皺縮,展平后呈橢圓狀披針形,長3-16cm,寬1-4cm,邊緣有鋸齒;上面暗綠色,有黃色發亮的腺點,下面灰綠色,葉脈上有平伏毛,葉柄長0.3-1.5cm。通常可見頂生或腋生的輪傘花序,花冠多存在,淡棕色或黃白色。有特異清香。味辛、涼。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7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