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葉,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SphorajaponicaL.的葉。具有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之功效。用于小兒驚癇,壯熱,腸風(fēng),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中文名稱
槐葉性味歸經(jīng)
苦,平。歸肝、胃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肝瀉火,涼血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用于小兒驚癇,壯熱,腸風(fēng),尿血,痔瘡,濕疹,疥癬,癰瘡疔腫。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熏洗;或搗汁涂、搗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guān)論述1、《食療本草》:“嫩葉亦可食,主癮疹,疥癬。”
2、《本草蒙筌》:“總治瘡毒,熬膏貼癰疽潰爛,煮汁漱口齒風(fēng)疳。”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野雞痔、下血腸風(fēng),明目:嫩槐葉一斤,蒸,如造炙法,取葉不碾作末,如茶法煎呷之。(《食醫(yī)心鏡》)
2、治鼻窒,氣息不通:槐葉五升,蔥白(切)一升,豉一合。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千金要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8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