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根,中藥名。為杉科杉木屬植物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Lamb.)Hook.的根或根皮。植物杉木,廣泛栽培于我國長江流域及秦嶺以南地區(qū)。具有祛風(fēng)利濕,行氣止痛,理傷接骨之功效。主治風(fēng)濕痹痛,胃痛,疝氣痛,淋病,白帶,血瘀崩漏,痔瘡,骨折,脫臼,刀傷。
中文名稱
杉木根性味歸經(jīng)
味辛,性微溫。入肺、肝、腎、三焦經(jīng)毒性
無毒《四川中藥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fēng)利濕,行氣止痛,理傷接骨。主治 風(fēng)濕痹痛,胃痛,疝氣痛,淋病,白帶,血瘀崩漏,痔瘡,骨折,脫臼,刀傷。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diào)敷。注意事項(xiàng) ~無寒邪冷氣者忌用。~相關(guān)論述1、《分類草藥性》:“治五淋,氣痛,心腹脹腫,氣喘。”
2、《四川常用中草藥》:“治疝氣痛,消腫,漏癥,腳氣痛,霍亂轉(zhuǎn)筋及敷金瘡疥癬。”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痛,①鮮杉樹根皮適量,搗爛加酒焙熱,包患處。(《四川中藥志》1979年)②用鮮杉木根45g。酒水煎服。(南藥《中草藥學(xué)》)
2、治骨折,脫臼,先將傷部復(fù)位后,取鮮杉根或莖二重皮、鮮梧桐皮、毛花桃根各等量,加酒糟酌量,搗爛敷傷部,外以杉木皮固定。(《福建藥物志》)
3、治痔瘡腫痛,取生杉樹根500g,放水1500g,煎至1000g左右,將藥水倒入盆內(nèi),待水溫降至40℃左右時坐浴,每日2-3次,每次10min。[《新中醫(yī)》1984,(7):23]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收,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86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