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木,中藥名。為苦木科植物苦木Picrasmaquassioides(D.Don)Benn.的木材。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腸炎,痢疾,膽道感染,瘡癤,疥癬,濕疹,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苦木拉丁文名
PicrasmaeRamulusEtFolium別名
黃楝瓣樹、山熊膽、熊膽樹、苦膽樹、黃楝樹、苦力芽、進口苦、苦皮樹、臭辣子、苦樹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毒性
小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燥濕殺蟲。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胃腸炎,痢疾,膽道感染,瘡癤,疥癬,濕疹,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大劑量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撒或調敷;或浸酒搽。
注意事項本品有一定毒性,內服不宜過量。孕婦慎服。
化學成分1、莖含苦木堿A即1-乙氧甲酰基-β-咔啉,苦木堿B即1-甲氧甲酰基咔啉,苦木堿C即1-甲酰基-β-咔啉,苦木堿D即4,5-二氧基鐵屎米酮,苦木堿E即鐵屎米酮,苦木堿F即4-甲氧基鐵屎米酮,苦木堿G即1-乙烯基-4,8-二甲氧基-β-咔啉,苦木西堿C、D、E。
2、樹干含苦木素,異苦木素,苦樹素A、B、C、D、E、F、G,苦木半縮醛A、B、C,苦木內酯A、B、C、D、E、F、G、H、I、J、K、L、M。
3、嫩枝含(24Z)-27-羥基-3-氧代-7,24-甘遂二烯-21-醛,(24Z)-27-羥基-7,24-甘遂二烯-3-酮,(24Z)-3α-氧代-3α-高-27-羥基-7,24-甘遂二烯-3-酮,(24Z)-27-羥基-3-氧代-7,24-甘遂二烯-21-酸甲酯,(24Z)-7,24-甘遂二烯-3β,27-二醇等。
藥理作用1、對血流的影響:苦木中的鐵屎米酮給兔靜注0.3mg/kg,能增加兔腸和胃的血流率,增加率各為15%、10%。而苦木堿D、5-羥基-4-甲氧基鐵屎米酮(5-羥基-苦木堿)F和苦木堿B僅增加兔腸的血流率。對苦木增加血流的機制的研究發現,苦木中的生物堿對cAMP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從苦木基部分離到的1-甲氧基羰基-β-咔啉對牛心cAMP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其IC50為3.6×10-5mol/L。5-羥基-4-甲氧基鐵屎米酮的IC50為1.4×10-5mol/L,4,5-二甲氧基鐵屎米酮的IC50為10.4×10-5。
2、抗癌作用:從苦木中分離到的苦樹素甙-B在體外對淋巴細胞性白血病P388細胞株的生長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強度弱于5-氟尿嘧啶。
3、其他作用:苦木中的β-咔啉在體外有抗單純性皰疹病毒的活性。苦木枝葉制成的注射液(2g生藥/ml)給小白鼠(0.2-0.5ml/只)及犬(8ml/只)皮下注射,對銀環蛇毒中毒的小白鼠和狗有非常顯著的保護作用,小白鼠保護率為75.6%,狗保護率為100%。
相關論述1、《天目山藥用植物志》:“為殺蟲劑。”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解毒,祛濕殺蟲。主治眼鏡蛇、青竹蛇咬傷,瘡癤,體癬,濕疹。”
3、《浙江藥用植物志》:“清熱燥濕,健胃殺蟲。主治痢疾,膽道感染;外治癰癤瘡毒,疥癬,燙傷。”
4、《湖北中草藥志》:“解毒殺蟲。用于大葉性肺炎,支氣管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阿米巴病疾:(苦木)莖枝15g,石榴皮15g,竹葉椒根9g。水煎,分2次服。
2、治菌痢:(苦木)莖枝9-15g。研粉,分3-4次吞服。(1-2方出自《浙江藥用植物志》)
3、治局部化膿性感染和預防外傷感染:苦木500g,粉碎過120目篩,與凡士林500g制成軟膏。化膿處先用苦木水洗凈,外敷,每日1-2次。[《中草藥通訊》1977,(9):28]
4、治瘡癤,體癬,濕疹:(苦樹)莖適量,水煎外洗。(《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除去莖皮,洗凈,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黃綠色。葉上表皮細胞呈多邊形;下表皮氣孔甚多,氣孔不定式。葉肉細胞中含眾多草酸鈣簇晶。纖維成束,細長,周圍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偶見方晶。網紋導管和具緣紋孔導管巨大,多破碎。木射線細胞高1-8列細胞,細胞壁稍厚,紋孔較明顯。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10ml,冷浸過夜,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苦木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7∶3)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改良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莖類圓形,粗達30cm,或切片厚1cm。表面灰綠色或淡棕色,散布不規則灰白色斑紋。樹心處的塊片呈深黃色。橫切片年輪明顯,射線放射狀排列。質堅硬,折斷面纖維狀。氣微,味苦。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88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