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皮,中藥名。為葫蘆科冬瓜屬植物冬瓜Benincasa hispida (Thunb.) Cogn.的干燥外層果皮。食用冬瓜時,洗凈,削取外層果皮,曬干。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暑的功效。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中文名稱
冬瓜皮拉丁文名
Benincasae Exocarpium別名
白瓜皮、白東瓜皮性味歸經
味甘,性涼;歸脾、小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冬瓜皮)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利水消腫,清熱解暑。
主治用于水腫脹滿、小便不利、暑熱口渴、小便短赤。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煎水洗。
禁忌1、中西藥配伍禁忌:服用維生素K時不宜服用。
2、飲食禁忌:不宜與魚類同食,易使魚味變腥。
注意事項藥性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化學成分含蠟類及樹脂類物質、煙酸、胡蘿卜素、葡萄糖、果糖、蔗糖、有機酸,另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藥理作用對泌尿系統的作用:非腎性水腫恢復期患者內服冬瓜皮煎劑,內服藥后2小時內排出尿量較對照組顯著增加,2-4小時之間,則較對照組減少。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冬瓜皮(折傷,燒研、酒服)治血滯腰痛。
2、《本草再新》:走皮膚,去濕追風,補脾瀉火。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腫脹: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蘇根葉半斤,生姜皮三兩。煎湯熏洗,暖臥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長,自然脹退。(《摘玄方》)
2、跌撲傷損:用干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銼入鍋內炒存性,研末。(《本草綱目》)
相關配伍冬瓜皮配白茅根:二藥均甘淡滲利,善清熱利水消腫,白茅根尚有養陰生津之功。二藥配用,清利不傷陰,又不傷脾胃,以清淡靈通為長,其清熱利水消腫作用增強。適用于水腫、腹水、腳氣等水濕內停屬濕熱所致者。
鑒別用藥冬瓜肉、冬瓜皮與冬瓜仁:冬瓜能清熱止渴,利水消腫,為夏日治暑熱、小便短赤口渴多飲以及水腫脹滿,消渴,瀉痢,癰腫等所常用。冬瓜仁性潤質滑,上能清肺熱,下能導大腸之積滯,且能滑痰排膿,所以對肺熱咳嗽、淋濁帶下以及濕熱內蘊,日久成膿的肺癰、腸癰等,較為常用。冬瓜仁的炮制方法在古代記載很少,方法較簡單,僅有炒制和醋制等方法,僅炒法沿用至今。冬瓜仁生品長于清肺化痰,消癰排膿,臨床多用于肺熱痰咳、肺癰、腸癰初起,另有炒冬瓜仁,寒性減弱,氣香啟脾,長于滲濕化濁,多用于濕熱帶下、白濁等,對于脾虛咳嗽痰多等,加用炒冬瓜仁有滲濕化痰作用,可增強療效。冬瓜皮性味甘淡微寒,以清熱利水見長,性質平和,多服久服也不致損傷人體正氣,故水腫脹滿、小便不利常用。
藥膳食療冬瓜皮蒸鯉魚:
(1)功效:益氣行水。
(2)原材料:鯉魚一尾(約500g),鮮冬瓜皮50g(或干冬瓜皮20g),大蒜50g,料酒30g,水發口蘑4個,姜片10g,胡椒粉0.5g,蔥2根,細鹽2g。
(3)做法:將鯉魚去鱗后除去內臟、洗凈,兩面橫劃幾刀,抹上鹽、胡椒粉、料酒。水發口蘑洗凈,切成薄片。大蒜去皮、洗凈。將蒜瓣一半放入魚腹內。一半放在魚身周圍。冬瓜皮放在魚下面??谀⒎旁隰~上面。加鮮湯約100g,并加入姜片、蔥段,用旺火蒸熟,出籠后即可食用。
(4)用法:佐餐食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食用冬瓜時,收集削下的外果皮,曬干。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洗凈,切塊或寬絲,干燥。
保存方法
置通風干燥處。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本品為不規則的碎片,常向內卷曲,大小不一。外表面灰綠色或黃白色,被有白霜,有的較光滑不被白霜;內表面較粗糙,有的可見筋脈狀維管束。體輕,質脆。氣微,味淡。
飲片性狀本品呈絲狀或不規則的碎塊狀,絲寬6-10mm,多向內卷曲。表面灰綠色或黃白色,內壁平坦,微有筋脈質脆。無臭,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197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