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盤根,中藥名。為錦葵科苘麻屬植物磨盤草Abutilonindicum(L.)Sweet的根。植物磨盤草,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利濕,通竅活血之功效。主治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瀉,淋證,疝氣,跌打損傷,耳鳴耳聾。
中文名稱
磨盤根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入脾經毒性
無毒《綱目》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熱利濕,通竅活血。主治 肺燥咳嗽,胃痛,腹痛,泄瀉,淋證,疝氣,跌打損傷,耳鳴耳聾。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注意事項 孕婦慎用。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清熱,祛濕,通竅,涼血。治五癆七傷,肺燥咳嗽。”
2、《廣西本草選編》:“清熱利尿。主治尿路感染。”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痔瘡,磨盤根150g。水煎濃,服一茶杯許,余藥乘熱熏肛門,候溫則洗,每日熏五六次。(《陸川本草》)
2、治睪丸炎,磨盤草根30g,青皮鴨蛋1個。水煎服。(《福建藥物志》)3、治尿路感染,磨盤草根10-15g。水煎服。(《廣西本草選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捕殺后,取其肉水洗后,鮮用。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本品呈圓錐形,粗大,長達15cm,徑約2cm,有分枝,表面土黃色,皮孔橫列,支根痕呈點狀突起。質韌,斷面白色,纖維性,皮部較厚,與木部易于分離,氣微。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0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