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子瓜,中藥名。為葫蘆科植物鈕子瓜Zehneriamaysorensis(WightetArn.)Arn.[BryoniamaysorensisWightetArn;Mothriamaysorensis(WightetAry.)Chang]的全草或根。分布于江西、福建、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具有清熱,鎮痙,解毒,通淋之功效。常用于發熱,驚厥,頭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淋證。
中文名稱
鈕子瓜別名
土瓜、野黃瓜、老鼠拉冬瓜、天羅網、鈕子果、紅果果、大樹獻鈕子性味歸經
味甘,性平。歸膀胱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鎮痙,解毒,通淋。主治 用于發熱,驚厥,頭痛,咽喉腫痛,瘡瘍腫毒,淋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相關論述1、《新華本草綱要》:“根或全草用于膀胱炎。廣西苗族用根泡酒搽,治頭痛。”
2、《湖南藥物志》:“微甘,平。”
3、《湖南藥物志》:“清熱,鎮痙。用于小兒高燒抽筋。”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小兒高燒(原因不明):(鈕子瓜)全草12g,葛根12g,谷精草、麥冬、淡竹葉各9g。大渴大汗加石膏15-30g(心力弱者忌用),水煎服。
2、治小兒高燒抽筋:(鈕子瓜)小塊根1-3個,用二次淘米水磨末服。(1-2方出自《湖南藥物志》)
3、治頭痛:鈕子瓜浸酒,搽患處。(《廣西民族藥簡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1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