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倒水蓮,中藥名。為遠志科植物黃花倒水蓮PolygalafallaxHemsl.的根或莖、葉。具有補虛健脾,散瘀通絡之功效。用于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濕痹痛,腰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黃花倒水蓮別名
黃花參、雞仔樹、吊吊黃、黃花吊水蓮、觀音串、黃花大遠志、黃花遠志、吊黃、倒吊黃花、木本遠志、倒吊黃、黃花金盔、觀音墜、黃花雞骨草、黃金印、念健、牛耳音、白馬胎、一身保暖性味歸經
甘、微苦,平。歸肝、脾、腎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補虛健脾,散瘀通絡。
主治用于勞倦乏力,子宮脫垂,小兒疳積,脾虛水腫,帶下清稀,風濕痹痛,腰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藥理作用10%與30%黃花倒水蓮液(PAD)5ml/kg腹腔注射,能抗垂體后葉素引起的家兔急性心肌缺血,降低豚鼠離體心臟冠脈阻力,增加冠脈流量;60%與90%PAD1ml/kg舌下靜脈給藥,能使氯化鋇引起大鼠室性心律失常恢復至正常竇性心律,而90%PAD對豚鼠離體心臟呈抑制作用。本品對大鼠腎型高血壓具有降壓作用,并對其心室肥厚具有保護作用。
相關論述1、《廣西中草藥》:“補氣血,壯筋骨。治病后虛弱,產后血虛,腎虛腰痛,脾虛水腫,子宮脫垂,月經不調。”
2、《廣西本草選編》:“治痛經。”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婦女產后虛弱:黃花倒水蓮30g,雞肉60g。水煎服。
2、治外傷出血:黃花倒水蓮葉適量。搗爛敷傷處。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莖、葉春、夏采收,切段曬干。根秋、冬采挖,切片曬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根粗大,肥厚多肉,直徑0.6-3cm,有分枝,表面淡黃色,味甜略苦。單葉互生,具柄;葉片質薄,多皺縮,完整葉呈窄長方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5-20cm,寬3-7cm,先端漸尖,基部漸窄或楔形或近圓形,全緣,兩面無毛或疏生短柔毛。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11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