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婁菜,中藥名。為石竹科植物女婁菜SileneapricaTurcz.[Melandriumapricum(Turcz.)Rohrb.]的全草。分布于全國各地。具有活血調經,下乳,健脾,利濕,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脾虛浮腫,疔瘡腫毒。
中文名稱
女婁菜別名
罐罐花、對葉草、對葉菜、大葉金石榴、土地榆、金打蛇、大米罐、山牡丹、真珠紅、野罌粟。性味歸經
味辛、苦,性平。歸肝、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調經,下乳,健脾,利濕,解毒。
主治用于月經不調,乳少,小兒疳積,脾虛浮腫,疔瘡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3、《青藏高原藥物圖鑒》:“淡,溫。”
4、《福建藥物志》:“辛、甘,平。”
5、《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辛、溫,有小毒。”
6、《貴州草藥》:“活血調經,散積健脾,解毒。治月經不調,小兒疳積,癰腫。”
7、《寧夏中草藥手冊》:“下乳,利尿。”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月經不調(錯后):罐罐花15g,小血藤9g。煨湯溫服,每日2次。(《貴州草藥》)
2、治產婦乳汁少:女婁菜、黃芪各15g,當歸9g。水煎服。(《寧夏中草藥手冊》)
3、治乳汁不下:女婁菜15g,通草6g,沙參9g。燉豬腳食。(《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腰痛:女婁菜30g,墨魚1個。水燉,加適量黃酒服。(《福建藥物志》)
5、治小兒疳積:罐罐花3g。研末,蒸黃花適量服,每日2次。(《貴州草藥》)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草長20-50cm,密被短柔毛。根細長紡錘形,木化。莖直立,多分枝。葉對生;完整葉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4-6cm,寬約5mm;先端尖銳,基部漸狹,全緣,表面灰綠色或黃綠色,密被短柔毛。聚傘花序,花粉紅色或淡棕色,常2-3朵生于分枝上。蒴果橢圓形,與宿萼筒近等長。種子腎形,細小,黑褐色,具瘤狀小突起。氣微,味淡。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11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