饅頭蟹,中藥名。為饅頭蟹科動物逍遙饅頭蟹Calappaphilargius(Linnaeus)等的殼和蟹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及南沙等海域。具有止痛,殺蟲之功效。常用于胸痛,腳癬。
中文名稱
饅頭蟹別名
雷公蟹性味歸經
味咸,性涼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止痛,殺蟲。
主治用于胸痛,腳癬。
用法用量內服:殼,焙干研末,5-10g。外用:適量,鮮蟹黃涂敷。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
相關論述《中國藥用海洋生物》:“用于胸痛,避孕和腳癬。”
《中國藥用動物志》:“理氣止痛,主治胸痛。”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胸痛:饅頭蟹殼烘焙研末,黃酒沖服,亦可避孕。(《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2.治腳癬:鮮饅頭蟹黃涂患處。(《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附注我國饅頭蟹已發現有6種,多生活于暖海中,藥效相似的還有:①公雞饅頭蟹Calappagallus(Herbst)生活于水深15-100m的珊瑚礁和淺海內。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及西沙、南海等海域。②卷折饅頭蟹C.lophos(Herbst)棲息于水深40-100m的沙底上。分布于東海、南海。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于沙灘或巖岸石縫中捕捉,除去肉和內臟,取蟹黃鮮用;或將殼洗凈、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1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