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樹,中藥名。為小檗科植物廬山小檗BerberisvirgetorumSchneid.的莖及根。具有清濕熱,解毒之功效。用于濕熱瀉痢,黃疸,膽囊炎,口瘡,咽喉腫痛,火眼目赤,濕熱淋濁,濕疹,丹毒,瘡瘍腫毒,燙火傷。
中文名稱
黃疸樹別名
刺黃連、樹黃連、土黃連、三顆針、上黃檗、黃根刺、黃柏刺、鐵樹黃連、鐵籬笆、土水蓮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濕熱,解毒。主治 用于濕熱瀉痢,黃疸,膽囊炎,口瘡,咽喉腫痛,火眼目赤,濕熱淋濁,濕疹,丹毒,瘡瘍腫毒,燙火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煎水洗。相關論述1、《廣西中藥志》:“治消化不良,腹痛,腸炎下痢等癥。”
2、《廣西中藥志》:“清熱解毒。治細菌性痢疾,腸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結膜炎,瘡瘍潰爛。預防流腦。”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季及秋季采挖,剪除枝葉及須痕,刮去部分栓皮,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莖呈圓柱形,直徑達5m;表面灰棕色,有不整齊略彎曲的溝紋,并少數小型皮孔。莖上部多分枝,枝直徑3-5mm,有數條縱棱,針刺較多,單個或2-3分叉。主根圓柱形,直徑4-5cm,側根及支根扭曲;表面土黃色至灰棕色,栓皮易呈片脫落而露出棕黃色的皮部。質地堅硬,斷面強纖維性,鮮黃色。氣微,味極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2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