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鱺魚骨,中藥名。為鰻鱺科動物鰻鱺AnguillajaponicaTemmincketSchlegel等的骨。我國沿海及江、湖均有分布。具有殺蟲,斂瘡之功效。常用于疳痢,腸風,崩帶,惡瘡,痔漏。
中文名稱
鰻鱺魚骨別名
蛇魚骨性味歸經
味咸,性平。歸大腸、肝、腎經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殺蟲,斂瘡。主治 疳痢,腸風,崩帶,惡瘡,痔漏。用法用量 內服:炙,研末,適量。外用:適量,燒灰研末外敷;或燒煙熏。相關論述 《綱目》:“炙研入藥,治疳痢、腸風、崩帶,燒灰敷惡瘡,燒熏痔瘺,殺諸蟲。”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治一切惡瘡:蛇魚骨杵末,入諸色膏藥中相和合敷上,紙花子貼之。(《經驗方》)附注 《本草綱目》將鰻鱺魚頭與骨共同入藥。其功效主治相同。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四季均可捕獲。捕后,除去內臟,洗凈,去肉取骨,曬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用水浸泡,除去殘肉,洗凈,干燥,粉成細粉。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28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