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頭回,中藥名。為敗醬科植物糙葉敗醬Patriniarupestris(Pall.)Juss.subsp.scabra(Bunge)H.J.Wang或異葉敗醬PatriniaheterophyllaBunge的根。具有燥濕止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赤白帶下,崩漏,泄瀉痢疾,黃疸,瘧疾,腸癰,瘡瘍腫毒,跌打損傷,子宮頸癌,胃癌。
中文名稱
墓頭回別名
地花菜、墓頭灰、箭頭風、九頭鳥、追風箭、腳汗草、銅班道、虎牙草、擺子草、木頭回、臭腳跟(河南)性味歸經
味苦、微酸澀,性涼;歸心、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燥濕止帶,收斂止血,清熱解毒。
主治赤白帶下,崩漏,泄瀉痢疾,黃疸,瘧疾,腸癰,瘡瘍腫毒,跌打損傷,子宮頸癌,胃癌。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虛寒諸證慎服。
化學成分1、糙葉敗醬:根及根莖含揮發油,其中主成分有:β-丁香烯,α-葎草烯,十氫-4,8,8-三甲基-9-亞甲基-1,4-亞甲基薁,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碳四烯,δ-蓽澄茄醇,β-芹子烯等,共鑒定了26種成分。另據報道,油中主成分還有:α-和β-古蕓烯和正十六烷。
2、異葉敗醬:根含揮發油0.63%,主成分為異戊酸,還含倍半萜烯類,倍半萜醇類和醛、酮、醇等含氧化合物及單萜烯類。另據報道揮發油中含α-和β-蒎烯,檸檬烯,γ-和-9-亞甲基-1,4-亞甲基薁,3,7,11-三甲基-1,3,6,10-十二碳四烯,δ-欖香烯,龍腦,α-松油烯,β-橄欖烯,β-愈創木烯,δ-蓽澄茄烯等。
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體外抑瘤實驗顯示,墓頭回0.5mg/ml以上濃度即對艾氏腹水癌瘤細胞有破壞作用;小鼠實體型腹水癌于接種6d后,開始用5%墓頭回0.2ml在腫瘤局部注射,有明顯的抑制腫瘤生長作用。小鼠S180肉瘤,瘤內注射50%墓頭回水提物0.1ml/10g,對該瘤抑制率達62.5%。腹腔注射對腹水型S180瘤細胞有直接殺傷作用。小鼠灌胃給予墓頭回乙醇提取物每日14g/kg,連續9d,結果可顯著降低腹水量和腹水肉瘤細胞數。接種瘤細胞后給藥比接種前給藥效果更明顯。
2、鎮靜作用:異葉敗醬根和根莖中提得的揮發油,給予小鼠灌胃0.25ml/kg,能顯著延長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鈉引起的睡眠時間;顯著增加戊巴比妥鈉閾下劑量引起的睡眠反應率;同時增加小鼠肝勻漿中細胞色素P450的含量。
3、對免疫系統的作用:糙葉敗醬莖的乙醇提取物灌胃,可增加小鼠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和細胞毒效應,提高酸性α-醋酸萘酚酯酶(ANAE)陽性淋巴細胞百分數及EA玫瑰花結形成百分率,并對小鼠肉瘤S180生長有抑制作用。這些均與其能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功能有關。墓頭回水提物注射液腹腔注射,可使小鼠巨噬細胞吞噬及細胞毒殺傷均明顯提高,有促進主動免疫的功能。
4、對血液系統的作用:墓頭回水提液對急性白血病細胞毒作用非常顯著,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細胞不明顯。墓頭回對大鼠、家兔體外創傷性出血均有明顯止血作用,與云南白藥強度相當。其醇提物體內用藥,不論灌胃或腹腔注射,對大鼠、小鼠斷尾性出血均顯著縮短出血時間。醇提物灌胃給藥能有效防治犬、小鼠由氟尿嘧啶引起的血小板下降,能顯著降低小鼠毛細血管通透性,對大鼠、蟾蜍下肢血管有收縮作用。腹腔給藥可明顯促進家兔循環血小板聚集。墓頭回止血作用機制可能與其對血小板和血管作用有關。
5、抑菌作用:紙碟法抑菌試驗證明,墓頭回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枯草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用50%墓頭回水提物給小鼠腹腔給藥的LD50為0.6±0.02ml/10g;狗腹腔注射上述溶液3ml/kg及6ml/kg,共7d,出現食欲減退及口渴癥狀,血液及生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相關論述1、《本草原始》:“治傷寒,溫瘧。”
2、《職方典》:“治風,四肢骨節痛,煎水熏洗之。”(引自《綱目拾遺》)
3、《山西中藥志》:“斂肝燥濕,止血。治婦人髖疽,赤白帶下。”
4、《廣西中藥志》:“祛瘀,消腫。治跌打。”
5、《陜西中草藥》:“清熱解毒,消腫,生肌,止血。主治急性闌尾炎初起,瘰疬,瘡癤癰腫,無名腫毒,子宮頸癌,白帶,跌打損傷,骨折。”
6、《內蒙古中草藥》:“理氣解郁,燥濕止帶,止血。主治崩漏,赤白帶下,血痢,月經不調。”
7、《河北中草藥》:“清熱燥濕,收澀,止血。外用治瘡腫。”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崩中,赤白帶下:用(墓頭回)一把,酒水各半盞,童尿半盞,新紅花一捻,煎七分,臥時溫服。日近者一服,久則三服。(《綱目引《避水集驗方》)
2、治赤痢:墓頭回15g,馬齒莧30g。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3、治瘧疾:異葉敗醬15-30g。水煎,于瘧疾發作前1h服。(《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4、治痛經:墓頭回15g,香附15g,元胡15g,黃酒30g。水煎服。(《內蒙古中草藥》)
5、治胃癌:墓頭回、紅糖各30g,生姜3片,水煎服。(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常見病醫療手冊》)
6、治白血病:墓頭回15g,羊蹄根30g。水煎服,日1劑。(《全國抗癌藥物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莖葉,雜質,洗凈,鮮用或曬干。
炮制方法1、墓頭回: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2、墓頭回炭:取凈墓頭回片置鍋內,用中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黑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墓頭回炭散熱,防復燃。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糙葉敗醬:根不規則圓柱形,長短不一,常彎曲,直徑0.4-5cm;根頭部粗大,有的分枝。表面粗糙,棕褐色,皺縮,有的具瘤狀突起;栓皮易剝落,脫落后呈棕黃色。折斷面纖維性,具放射狀裂隙。體輕,質松,具特異臭氣,味稍苦。
2、異葉敗醬:根細圓柱形,有分枝。表面黃褐色,有細縱紋及點狀支根痕,有的具瘤狀突起。質硬,斷面黃白色,呈破裂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37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