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黃,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inn.)Merr.的黑色種子經(jīng)蒸罨加工而成。全國各地廣泛栽培。具有祛風除濕,健脾益氣之功效。常用于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脾虛食少,胃脘妨悶,陰囊濕癢。
中文名稱
豆黃別名
大豆黃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健脾益氣。主治 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脾虛食少,胃脘妨悶,陰囊濕癢。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搗敷。相關(guān)論述1、《食療本草》:“主濕痹,膝痛,五臟不足氣,胃氣結(jié)積,益氣潤肌膚。末之,收成煉豬膏為丸,服之能肥健人。”
2、《綱目》:“壯氣力,潤肌膚,益顏色,填骨髓,補虛損?!薄吧劳筷幇W汗出。”
臨床應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脾氣弱,不下食,餌此以當食:大豆黃二升,大麻子三升(熬令香)。上二味,治下篩。飲和服一合,日四五,任情多少。(《千金要方》麻豆散)
2、治跌打、頭眼青腫:大豆黃末,和敷之。(《千金要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8-10月果實成熟后采收,曬干,碾碎果殼,揀取黑色種子。炮制方法 《綱目》:“用黑大豆一斗,蒸熟,鋪席上,以蒿覆之,如盒醬法,待上黃,取出曬干,搗末收用。”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42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