欖仁樹皮,中藥名。為使君子科植物欖仁樹TerminaliacatappaL.的樹皮。分布于臺灣、云南。具有解毒止痢,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痢疾,痰熱咳嗽,瘡瘍。
中文名稱
欖仁樹皮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歸肺、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止痢,化痰止咳。主治 痢疾,痰熱咳嗽,瘡瘍。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湯洗。相關論述 《臺灣藥用植物志》:“治胃及膽汁質發熱、腹瀉、痢疾、瘡瘍,有收斂性。”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痢疾:欖仁樹皮12g,水50g,糖漿40g,煎服;或欖仁樹皮粉12g,水150g,糖漿40g,混合,服用。(《臺灣藥用植物志》)
2、治潰瘍:欖仁樹皮適量。煎水洗滌患處。(《臺灣藥用植物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春、秋季采收,洗凈曬干。藥材鑒別
鑒別 ~樹皮呈卷筒狀、半筒狀或碎片,大小不一。外表面黑褐色或紅褐色,縱裂,呈剝落狀;內表面紅褐色,較光滑。枝皮外表面灰褐色,較平滑。氣微、味澀、苦。~藥材性狀 樹皮呈卷筒狀、半筒狀或碎片,大小不一。外表面黑褐色或紅褐色,縱裂,呈剝落狀;內表面紅褐色,較光滑。枝皮外表面灰褐色,較平滑。氣微、味澀、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49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