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先蒿,中藥名。為玄參科植物返顧馬先蒿PedicularisresupinataL.的根。分布于東北、內蒙古、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安徽、四川、貴州等地。具有祛風濕,利小便之功效。常用于風濕關節疼痛,尿路結石,小便不利,婦女白帶,大風癩疾,疥瘡。
中文名稱
馬先蒿別名
馬屎蒿、馬新蒿、爛石草、練石草、虎麻、馬尿泡、芝麻七性味歸經
味苦,性平。歸腎、膀胱二經毒性
無毒《別錄》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祛風濕,利小便。
主治用于風濕關節疼痛,尿路結石,小便不利,婦女白帶,大風癩疾,疥瘡。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9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論述《嘉祐本草》:“按《爾雅》云:蔚,牡菣。釋曰:蔚,即蒿之雄無子者。
《詩》蓼莪云:匪莪伊蔚。陸璣云:杜蒿也。二月始生,七月開花,似胡麻花而紫赤。八月為角,角似小豆角,銳而長,一名馬新蒿是也。”
《綱目》:“《別錄》杜蒿。馬先蒿,原是二條。陸璣所謂有子者,乃馬先蒿,而復引無子之牡蒿釋之,誤矣。”
《本經》:“平。”
《別錄》:“苦,無毒。”
《本經》:“主寒熱鬼疰,中風濕痹,女子帶下病,無子。”
《本草經集注》:“主惡瘡。”
《本草藥性大全》:“治百節酸疼,大風癩疾,中風濕痹,療赤白帶下,能令身孕,骨疽,療眉毛脫落,身體癢痛拘攣。”
《山西中草藥》:“祛風勝濕。主治風濕性關節炎,小便少,尿路結石,疥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性關節炎,小便少:馬先蒿15g。水煎服。(《山西中草藥》)
2.治尿路結石,小便不暢:馬先蒿20g。研末,每服6g,開水送服,每日2次。(《山西中草藥》)
3.治疥瘡:馬先蒿根適量。煎湯洗患部。(《山西中草藥》)
4.治大瘋癩疾,骨肉疽敗,眉須墮落,身體癢痛:馬先蒿,炒搗末,每服方寸七,食前溫酒下,一日三服。(《肘后方》)
現代研究臨床用于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疼痛,疥瘡,尿路結石致小便排泄不暢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去凈莖葉及泥土,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65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