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勒,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羅勒OcimumbasilicumL.的全草。全國各地多有栽培。在長江以南地區有逸為野生。具有疏風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感冒頭痛,發熱咳嗽,中暑,食積不化,不思飲食,脘腹脹滿疼痛,嘔吐瀉痢,風濕痹痛,遺精,月經不調,牙痛口臭,胬肉遮睛,皮膚濕瘡,癮疹瘙癢,跌打損傷,蛇蟲咬傷。
中文名稱
羅勒別名
熏草、燕草、蕙草、西王母菜、蘭香、零陵香、香草、香菜、鈴鈴香、鈴子香、翳子草、矮糠、千層塔、九層塔、香花子、家佩蘭、蘇薄荷、紫蘇薄荷、魚香、薄荷樹、省頭草、香佩蘭。性味歸經
味辛、甘,性溫。歸肺、脾、胃、大腸經毒性
無毒《別錄》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疏風解表,化濕和中,行氣活血,解毒消腫。主治 感冒頭痛,發熱咳嗽,中暑,食積不化,不思飲食,脘腹脹滿疼痛,嘔吐瀉痢,風濕痹痛,遺精,月經不調,牙痛口臭,胬肉遮睛,皮膚濕瘡,癮疹瘙癢,跌打損傷,蛇蟲咬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燒存性研末調敷;亦可煎湯洗或含漱。注意事項 氣虛血燥者慎服。藥理作用1、對胃粘膜的作用:抗潰瘍活性。
2、對補體的作用:有抗補體活性。
相關論述 論羅勒芳香辛散、去惡氣之功:李時珍:“熏草芳馨,其氣辛散上達,故心腹惡氣、齒痛、鼻寒皆用之。脾胃喜芳香,芳香可以養鼻是也。”“按羅天益云:蘭香味辛氣溫,能和血潤燥,而掌禹錫言多食澀營衛,血脈不行,何耶?又東垣李氏治牙疼口臭,神功丸中用蘭香云,無則以藿香代之,此但取其去惡氣而已,故《飲膳正要》云與諸菜同食,味辛香,能辟腥氣,皆此意也。”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治療女性排卵功能障礙性不孕癥。相關配伍1、治感冒風寒,頭痛胸悶:羅勒、生姜。煎水,紅糖為引。(江西《中草藥學》)
2、治胃痛傷暑:香佩蘭9g,滑石18g,甘草3g。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冊》)
3、治胃腸脹氣:香佩蘭、元胡、香附各9g,生姜6g。水煎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附注 《嘉祐本草》:“零陵香生零陵山谷,葉如羅勒,《南越志》名燕草,又名熏草,即香草也。《山海經》云薰草麻葉方莖,氣如蘼蕪,可以止癘,即零陵香也。”[1-2]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開花后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陰干。炮制方法 取原藥材,揀去雜質,稍潤后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呈方柱形,長短不等,直徑1-4mm,表面紫色或黃紫色,有縱溝紋,具柔毛;質堅硬,折斷面纖維性,黃白色,中央有白色的髓。葉多脫落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5cm,寬1-2.5cm,先端鈍或尖,基部漸狹,邊緣有不規則牙齒或近全緣,兩面近無毛,下面有腺點;葉柄長約1.5cm,被微柔毛。假總狀花序微被毛,花冠脫落;苞片倒針形,宿萼鐘狀,黃棕色,膜質,有網紋,外被柔毛,內面喉部被柔毛。宿萼內含小堅果。搓碎后有強烈香氣,味辛,有清涼感。
以莖細、無根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6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