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鳶尾科植物馬藺(IrislacteaPall.var.chinensis(Flsch.)Koidz.)的全草。夏、秋季采收,扎把曬干或鮮用。生于荒地、山坡草地或灌叢中。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及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味苦、微甘,性微寒。歸腎、膀胱、肝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喉痹、淋濁、關節痛、痛疽惡瘡、金瘡等病證。
中文名稱
馬藺別名
旱蒲、馬帚、劇草、三豎、豕首、荔、馬薤、蠡草、馬蓮、鐵掃帚、箭桿風性味歸經
苦、微甘,微寒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活血消腫。主治 喉痹,淋濁,關節痛,痛疽惡瘡,金瘡等病證。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絞汁。外用:適量,煎湯熏洗。注意事項 ~脾虛便溏者慎服。~藥理作用2、對家兔子宮內膜轉化試驗;馬藺子醇膏無黃體酮樣作用。
3、可使幼兔子宮內膜處于增殖期;而對照組(用黃體酮組)則使子宮內膜處于分泌期。
4、馬藺子的種皮醇浸膏對小鼠有抗著床作用,而種仁則無明顯的抗著床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馬藺子15克,水煎服。2、治療月經過多:馬藺子、馬藺花各15克,石榴皮20克。共為細末,每日分三次服。3、治療咽喉腫痛:馬藺子10克,牛蒡子15克,大青葉50克,水煎服。4、治療鼻衄,吐血:馬藺子10克,白茅根50克,仙鶴草15克,水煎服。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扎把曬干或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67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