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房,中藥名。為睡蓮科植物蓮NelumbonuciferaGaertn.的干燥花托。具有散瘀止血的功效。主治崩漏,月經(jīng)過多,便血,尿血。
中文名稱
蓮房拉丁文名
NelumbinisStamen別名
蓮蓬殼、蓮殼、蓮蓬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澀,性平;歸肝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散瘀止血。
主治崩漏,月經(jīng)過多,便血,尿血。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5-10g;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摻患處或煎湯熏洗。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蓮房含金絲桃甙、槲皮素-3-二葡萄糖甙及少量蓮子堿等。此外尚含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胡蘿卜素、煙酸、維生素B1、B2和C,槲皮素。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拾遺》:“主血脹腹痛,產(chǎn)后胎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2、《綱目》:“主血崩,下血,溺血。”
3、《本草匯言》:“止血痢,脾泄久痢之藥也。”
4、《握靈本草》:“燒灰,止崩帶,胎漏,血淋等癥。”
5、《嶺南采藥錄》:“療乳頭開裂。”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諸竅出血:隔年蓮蓬、敗棕櫚、頭發(fā)。上藥燒灰存性,等分,為木。每服二錢,煎南木香湯調(diào)下。(《直指方》黑散子)
2、治血崩不止,不拘冷熱:蓮蓬殼、荊芥穗各等分。各燒灰存性,總研末。每服二錢,米湯調(diào)服。(《圣惠方》)
3、治崩中血凝注:用干蓮蓬、棕櫚皮及毛各燒灰一兩,香附子三錢炒。為末。每服三四錢,空心,米飲調(diào)下。(《衛(wèi)生易簡方》)
4、治婦人經(jīng)水重來:蓮房、人發(fā)、棕櫚、柏葉(各燒灰存性)、黃芩各等分。研末。每服二錢,米飲湯下,一日一服。(《胎產(chǎn)新書》五靈丹)
5、治小便血淋:蓮房(燒存性,為末)入麝香少許。每服二錢半,米飲調(diào)下,日二。(《綱目》引《經(jīng)驗方》)
6、治紅白淋帶:蓮蓬三十個,連根連子取來。將十根連殼,用水五碗,煎三碗服之。不止,再服一劑;連服三劑。即除根。(《串雅內(nèi)編》)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割下蓮蓬,除去果實(蓮子)及梗,曬干。
炮制方法1、蓮房:取原藥材,除去雜質(zhì)及灰屑,切碎。
2、蓮房炭:取凈蓮房碎塊,置鐵鍋內(nèi),上面扣一口徑較小的鍋,鍋上貼一白紙條,或放數(shù)粒大米,兩鍋接合處用鹽泥封固,上壓重物,用文武火加熱,煅至貼在蓋鍋底上的白紙或大米顯焦黃色為度,停火,待涼透后取出。或置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焦褐色,噴淋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晾干。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nèi),置陰涼干燥處,防潮。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黃棕色。表皮細胞表面觀呈多角形,乳頭狀突起呈雙圓圈狀。草酸鈣簇晶多見,直徑10-54μm。棕色細胞類方形或類圓形,壁稍厚,胞腔內(nèi)充滿紅棕色物。螺紋導管、環(huán)紋導管直徑8-80μm。纖維成束,直徑11-35μm,具紋孔。
2、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5ml,溫熱浸泡數(shù)分鐘,濾過,濾液加鎂粉少量與鹽酸1-2滴,溶液漸變?yōu)榧t色。
藥材性狀本品為倒圓錐狀或漏斗狀花托,多撕裂,直徑5-8cm,高4-6cm。表面灰棕色,具細縱紋及皺紋,或局部表面破裂呈纖維狀;頂面圓而平,有多數(shù)挖除果實后的圓形小孔穴,基部有花柄殘基或痕跡。體輕、質(zhì)疏松,縱破開多裂隙似海綿狀。氣微,味微澀。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