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板歸根,中藥名。為蓼科植物扛板歸PolygonumperfoliatumL.的根。全國均有分布。具有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對口瘡,痔瘡,肛瘺。
中文名稱
扛板歸根別名
杠板歸根、河白草根性味歸經
味酸、苦,性平。歸心、大腸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解毒消腫。主治 對口瘡,痔瘡,肛瘺。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藥理作用1.抗菌作用
2.抗腫瘤作用
3.止咳作用
4.解痙作用
5.降血壓作用
6.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福建民間草藥》:“治痔瘡瘺管:扛板歸鮮根八錢至一兩二錢(干品六至八錢)。炒焦,放冷后,和紅薯燒酒十兩至一斤燉一小時,飯前服,日服一次。或取根和瘦豬肉四至六兩,紅薯燒酒十至十二兩,燉兩小時,飯前服,日服一次。”
《福建中草藥》:“治對口瘡,鮮扛板歸根二兩,水煎服;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對口瘡:鮮扛板歸根60g,水煎服;另取鮮葉搗爛,敷患處。(《福建中草藥》)
2.治痔瘡瘺管:扛板歸鮮根24-36g(干品18-24g),炒焦,放冷后和紅薯燒酒300-500g燉lh。飯前服,每日服1次。或取根和瘦豬肉120-180g,紅薯燒酒300-360g,燉2h。飯前服,每日服1次。(《福建民間草藥》)
3.預防稻田皮炎:河白草根45g,石菖蒲根莖30g,煎水洗手足。(南藥《中草藥學》)
4.治水腫:杠板歸根120g,水煎熏洗,暖睡取汗;另用冬瓜子、車前子、白茅根、陳葫蘆殼、冬瓜皮、海金砂各15g,水煎服。(《江西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季采挖根部,除凈泥土,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