莓葉委陵菜,中藥名。為薔薇科委陵菜屬植物莓葉委陵菜(PotentillafragarioidesLinn.)的根莖及根。主要分布于江西、江蘇、浙江、山東等地。味微苦,性平。具有補陰虛、止血的功效,常用于疝氣、月經過多、功效性子宮出血、產后出血等病癥。
中文名稱
莓葉委陵菜性味歸經
性溫,味甘、微苦平。歸肺、脾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補陰虛,止血。主治 用于疝氣,月經過多,功效性子宮出血,產后出血等病癥。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藥理作用 增強毛細血管收縮及子宮收縮作用。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疝氣:莓葉委陵菜,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匯編》)2、急性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莓葉委陵菜,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匯編》)3、刀傷出血:莓葉委陵菜,研末外敷;或鮮根搗爛外敷患處。(《常用中草藥匯編》)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一般多在秋季采集,挖取根,除去地上部分,洗凈,曬干。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段,曬干。藥材鑒別
鑒別 ~藥材性狀:全株長約25cm,密被毛絨。莖纖細。羽狀復葉。基生葉有小葉5-7(-9),頂端三小葉較大,小葉寬倒卵形、卵圓形或橢圓形,長0.8-4cm,寬0.5-2cm,先端尖或稍鈍,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鋸齒;莖生葉為三出復葉。花多,黃色。瘦果小,微有皺紋。氣微,味澀,微苦。~藥材性狀 藥材性狀:全株長約25cm,密被毛絨。莖纖細。羽狀復葉。基生葉有小葉5-7(-9),頂端三小葉較大,小葉寬倒卵形、卵圓形或橢圓形,長0.8-4cm,寬0.5-2cm,先端尖或稍鈍,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具粗鋸齒;莖生葉為三出復葉。花多,黃色。瘦果小,微有皺紋。氣微,味澀,微苦。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3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