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釀,中藥名。為糯米和酒曲釀制而成的酵米。全國各地均產。具有補氣,生津,活血之功效。常用于痘疹透發不起,乳癰腫痛,頭痛頭風。
中文名稱
酒釀別名
酒窩、浮蛆、甜酒釀性味歸經
味甘、辛,性溫。歸肺、脾、胃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功效作用
功能 補氣,生津,活血。主治 用于痘疹透發不起,乳癰腫痛,頭痛頭風。用法用量 內服:燉溫,或和藥同煎,適量。外用:適量,搗敷。注意事項 凡陰虛內熱,濕熱內盛者不宜多食。相關論述《綱目拾遺》:“味甘、辛,性溫。”
《綱目拾遺》:“佐藥發痘漿,行血益髓脈,生津液。”
《隨息居飲食譜》:“補氣養血,助運化,充痘漿。”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痘瘡不起:荸薺搗汁,和白酒釀燉溫服之。但不可燉大熱,大熱則反不妙,慎之。(《良方集要》)
2.治頭風:蒼耳子、白芷、谷精草各五錢,川芎三錢,甜酒釀四兩。老酒二碗,煎一碗服。(《妙凈方》)
3.治小兒鼻風吹乳腫痛:酒釀和菊花葉搗敷。無葉用根。甘菊葉尤佳,搗汁沖和服更效。(《劉啟堂經驗秘方》)
4.治吹乳:苧麻根(嫩者)炒,和白酒釀少許,共搗爛,敷患處一日夜。忌食發物。(《周益生家寶方》)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5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