蠐螬,中藥名。為鰓金龜科動物東北大黑鰓金龜HolotrichiadiomphaliaBates及其近緣動物的幼蟲。分布于我國大部分地區。具有破瘀,散結,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于血瘀經閉,癓瘕,折傷瘀痛,痛風,破傷風,喉痹,癰疽,丹毒。
中文名稱
蠐螬別名
雞母蟲,雞婆蟲,土蠶,老母蟲,白時蟲、螆頭、大牙,桃各蟲性味歸經
味咸,性微溫。歸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破瘀,散結,止痛,解毒。
主治用于血瘀經閉,癓瘕,折傷瘀痛,痛風,破傷風,喉痹,癰疽,丹毒。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2-5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或用汁涂。
注意事項體弱者及孕婦禁服。
藥理作用血管收縮作用;利尿作用。
相關論述1、《本經》:主惡血血瘀痹氣,破折血在脅下堅滿痛,月閉,目中淫膚、青翳白膜。
2、《別錄》:療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結,金瘡內塞,產后中寒,下乳汁。
3、《藥性論》:汁滴目中,去翳障,主血,止痛。
4、《本草拾遺》:主赤白游疹,疹擦破,碎蠐螬取計涂之。
5、《日華子》:可敷惡瘡。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白虎風疼痛,晝靜夜發:蠐螬七枚(研爛),甘草(炙,末,炒)五錢,沒藥(研)、乳香(研)各炒一錢。上四味同研爛,分二服,每服煎酒一盞,二三沸,調下,不計時。(《圣濟總錄》蠐螬散)
2、治破傷風:蠐螬蟲一個,將其脊背捏住,俟其口中吐水,就擦抹在瘡口上,覺麻,身上汗出。(《嬰童百問》)
3、治喉痹:蠐螬汁,點喉中。(《續傳信方》)
4、治癰疽,痔漏,惡瘡及小兒丹:末蠐螬敷上。(《子母秘錄》)
5、治月經不調,經閉:蠐螬一錢,研末,黃酒沖服。(《內蒙古中草藥》)
附注目前作為蠐螬入藥的原動物除上述品種外,常見的尚有鰓金龜科動物華北大黑鰓金龜Holotrichiaobrita(Fal.)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暗黑鰓金龜H.moroseWaterbouse分布東北、華北、華東;棕褐鰓金龜H.titanisReitter分布東北、華北及淮河流域;棕色金龜子H.sauteriMoser分布山西、陜西、河南;中華褐毛金龜子H.sinensisHope分布華南;以及金龜子科動物黑色金龜子AlissonotumimpressicolleArrow.分布福建、廣東、廣西;大條麗金龜MinelacostataHope分布東北;金龜甲M.lucidulaHope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布;紅腳綠金龜Anomalacupripes(Hope)分布華南及臺灣;銅綠麗金龜A.corpulentaMotschulsky分布東北及黃河、長江流域;黃褐麗金龜A.exoletaFaldermann分布東北、華北及江蘇、安徽;白星花金龜LiocolabrevitarsusLewis分布東北、華北、華東、華中;闊腳犀金龜PentodonpatruelisFriv.分布東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5-8月間翻士捕捉,洗凈,用沸水燙死,曬干或烘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蟲體呈長圓柱形,多彎曲成半環狀,長3-4cm,寬0.6-1.2cm。黃褐色、棕黃色或類白色。全體有輪節,頭部較小,棕褐色,胸部有足3對,短而細。體輕,體殼薄,硬而脆,易破碎,體內呈空泡狀。氣微臭,味微咸。以完整、條大、色黃者為佳。
2、飲片性狀:蠐螬呈長圓形或彎曲成扁腎形。外表面棕黃色、棕褐色或黃白色。全體有輪節,頭部較小,棕褐色或棕紅色,有光澤,胸足3對,多已脫落。質較硬而脆,斷面呈空泡狀,可見常與外壁分離的棕色內含物。氣微腥。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6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