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桑根,中藥名。為馬??浦参锺R桑CoriarianepalensisWall.的根。分布于西南及陜西、甘肅、湖北、湖南、廣西、西藏。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風濕麻木,癰瘡腫毒,風火牙痛,痞塊,瘰疬,痔瘡,急性結膜炎,湯火傷,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馬桑根別名
烏龍須、黑龍須性味歸經
味苦、酸,性涼。歸肺、肝經毒性
有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主治 風濕麻木,癰瘡腫毒,風火牙痛,痞塊,瘰疬,痔瘡,急性結膜炎,湯火傷,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敷。注意事項 本品有毒,小兒、孕婦、體弱者禁用。服后忌食豆類。藥理作用 興奮大腦皮質、延腦呼吸中樞、血管運動中樞、迷走神經中樞及增強脊髓反射等作用。相關論述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痰飲成齁,魚骨梗喉,久瘧成痞,止牙痛。”
2、《重慶草藥》:“除風,解毒,殺蟲?!?/p>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現代臨床用于治療淋巴結核,牙痛,癲癇,燒燙傷,狗咬傷和風濕病等。相關配伍1、治風濕麻木,大便不利:馬桑根30g,鐵連環12g,牛耳大黃12g。熬水服。(《重慶草藥》)
2、治白口瘡:鮮馬桑(根)皮1.5g,搗絨,用青布包好,含5min后取出,隔時再含,一日數次。(《貴州草藥》)
附注 其毒性主要是興奮中樞而產生驚厥、呼吸衰竭、心臟停搏,可引起死亡。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挖,除凈泥土,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圓柱形,長短不一,直徑1-5厘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多結節皺紋。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淡棕黃色,木質部淡黃白色。氣微香,味淡而澀。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77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