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貝,中藥名。為扇貝科動物櫛孔扇貝Chlamysfarreri(JonesetPreston)、華貴櫛孔扇貝Chlamysnobilis(Reeve)和花鵲櫛孔扇貝Chlamyspica(Reeve)的閉殼肌,主要分布于渤海、黃海、南海,現已大量人工養殖。具有滋陰,養血,補腎,調中之功效,用于消渴,腎虛尿頻,食欲不振。
中文名稱
干貝別名
江瑤柱、扇貝柱性味歸經
甘、咸,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滋陰,養血,補腎,調中。主治 用于消渴,腎虛尿頻,食欲不振。用法用量 內服:煮食,10-25g。藥理作用1、抗腫瘤作用。
2、促生長作用。
3、其他作用,從日本櫛孔扇貝的紋狀肌中分離得到肌鈣蛋白的混合物,該物持質對ATP酶具有抑制作用。
相關論述1、《中國海洋藥物》1989,(4):18:“滋陰,養血,補腎,調中。”
2、《中國本草圖錄》:“滋陰,補腎,調中。用于消渴,小便頻數,宿食不消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將捕得的扇貝,用小刀剖殼,去肉取閉殼肌煮沸數分鐘后取出,洗去粘液,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近圓形,兩殼大小不等,左殼扁平,前、后耳大小近相等。左殼表面紫色,具少數白色斑塊及小形紫色斑點,由殼頂向腹緣伸出放射肋28條左右,內面淡紫色。右殼極突,前耳較后耳大,右殼表面具紫色小形斑,反射肋較左殼寬而且突,約27條,內面白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80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