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中藥名。為蕓香科植物黎檬CitruslimoniaOsbeck或檸檬Citruslimon(L.)Burm.f.的果實。黎檬原產(chǎn)亞洲,現(xiàn)我國南部多有栽培;檸檬廣東有栽培。具有生津解暑,和胃安胎之功效。常用于胃熱傷津,中暑煩渴,食欲不振,脘腹痞脹,肺燥咳嗽,妊娠嘔吐。
中文名稱
檸檬別名
黎朦子、黎檬子、宜母子、里木子、黎檬干、藥果、檬子、夢子、宜檬子、宜母果、檸果。性味歸經(jīng)
味酸、甘,性涼。歸胃、肺經(jīng)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生津解暑,和胃安胎。主治 用于胃熱傷津,中暑煩渴,食欲不振,脘腹痞脹,肺燥咳嗽,妊娠嘔吐。用法用量 內(nèi)服:適量,絞汁飲或生食。藥理作用1、抗菌抗病毒作用;
2、抗炎作用;
3、止血作用;
4、抗氧化作用。
相關(guān)論述1、《桂海虞衡志》:“味極酸。”
2、《四川中藥志》1979年版:“苦、辛、平。”
3、《食物考》:“漿飲渴廖,孕婦宜食,能辟署。”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應(yīng)用藥膳食療:
檸檬汁:
功效:調(diào)節(jié)內(nèi)分泌,對經(jīng)期乳脹、月經(jīng)過多、子宮內(nèi)膜異位、痛經(jīng)有療效。
原材料:鮮檸檬6個,蜜糖適量。
做法:把檸檬榨汁,加蜜糖、水,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代茶飲。
相關(guān)配伍1、治脘腹氣滯痞脹,噫氣少食:檸檬10g,香附10g,厚樸1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2、治妊娠嘔吐:鮮檸檬500g,去皮、核后切塊,加白糖250g,漬1d,再放鍋內(nèi)用小火熬至汁快干時,拌少許白糖,隨意食用。(《大眾中醫(yī)藥》1990,(4):11)
3、美容,活血,舒筋:檸檬4個去皮切片,蘋果1個去心切片,用米酒1瓶浸3個月以上飲。(《臺灣青草藥》)
4、治乳腺炎:取檸檬汁濕敷于患處。(《西雙版納傣藥志》)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一年四季開花,春、夏、秋季均能結(jié)果,以春果為主。春花果11月成熟;夏花果12-1月成熟;秋花果次年5-6月成熟。待果實呈黃綠色時,分批采摘,再用乙烯進行催熟處理,使果皮變黃,鮮用或切片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黎檬:果實近圓形或扁圓形,長約4.5cm,直徑約5cm,一端有短果柄,長約3cm,另端有乳頭狀突起。外表面黃褐色,密布凹下油點。縱剖為兩瓣者,直徑3-5cm,瓢囊強烈收縮。橫剖者,果皮外翻顯白色,瓢囊8-10瓣,種子長卵形,具棱,黃白色。質(zhì)硬,味酸、微苦。
檸檬:果實長橢圓形,長4-6.5cm,直徑3-5cm。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82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