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中藥名。為禾本科植物甘蔗SaccharumsinensisRoxb.的莖稈,為我國南方各地常見有栽培植物。具有清熱生津,潤燥和中,解毒之功效。用于煩熱,消渴,嘔噦反胃,虛熱咳嗽,大便燥結,癰疽瘡腫。
中文名稱
甘蔗別名
藷蔗、薯蔗、干蔗、接腸草、竿蔗、糖梗性味歸經
甘,寒。肺、脾、胃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生津,潤燥和中,解毒。
主治用于煩熱,消渴,嘔噦反胃,虛熱咳嗽,大便燥結,癰疽瘡腫。
用法用量內服:適量,30-90g;或榨汁飲。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脾胃虛寒者慎服。
相關論述論甘蔗之宜忌,黃元御:“蔗漿,解酒清肺,土燥者最宜。陽衰濕旺者服之,亦能寒中下利。《本草》謂其下氣止嘔,則雖屬甘緩,亦頗疏利不壅,與白砂糖性平功用相仿。”(《玉楸藥解》)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藥膳食療:
北沙參甘蔗汁:
功效:潤肺止咳、養胃生津、下氣潤燥。主治小兒胃陰不足所致之厭食癥。
原材料:鮮石斛12g,玉竹9g,北沙參15g,麥冬12g,山藥10g,甘蔗汁250g。
做法:前5味水煎取汁,甘蔗榨汁,將兩種汁混和在一起,攪拌均勻即可。
用法:代茶飲。
相關配伍1、治發熱口干,小便澀:甘蔗,去皮盡令吃之,咽汁,若口痛,搗取汁服之。(《外臺》)
2、治胃反,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旋旋吐者: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二味相和,分為三服。(《梅師集驗方》)
3、治卒干嘔不息:蔗汁,溫令熱,服一升,日三。(《肘后方》)
4、治虛熱咳嗽,口干涕唾:甘蔗汁一升半,青粱米四合。煮粥,日食二次,極潤心肺。(《綱目》)
5、治氣淋:甘蔗上青梢一兩。陳溫煮服。(《吉人集驗方》)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收,除去葉、根,鮮用。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90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