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刺根,中藥名。為薔薇科扁核木屬植物扁核木PrinsepiautilisRoyle的根。植物扁核木,分布于臺灣、貴州、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積之功效。主治瘡瘍腫痛,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風熱咳嗽,食積停滯。
中文名稱
梅花刺根性味歸經
味苦、辛,性涼。入肝、肺、胃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止咳消積。主治 瘡瘍腫痛,風濕痹痛,月經不調,跌打損傷,風熱咳嗽,食積停滯。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鮮品加倍;或泡酒。注意事項 吐血者禁服。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主攻一切癰疽毒瘡,有膿者出頭,無膿者立消,散結核。”
2、《貴州草藥》:“止咳化痰,消積。”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淋巴腺炎,腮腺炎,乳腺炎,瘡,癤,青刺尖根30g,水煎服;外用鮮葉適量搗敷。(《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風濕性關節炎,青刺尖根60g,泡酒500g,每服15-20ml,每日2次。(《全國中草藥匯編》)
3、治月經不調,貧血,牙齦出血,鮮青刺根30-60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4、治跌打損傷,鮮青刺尖根30-60g,水煎服;外用鮮葉適量搗敷。(《全國中草藥匯編》)
5、治風熱咳嗽,梅花刺根30g,煎水服。(《貴州草藥》)
6、治虛癆咳嗽,梅花刺根60g,燉豬肉吃。(《貴州草藥》)
7、治積食,梅花刺根30g,煎水調米面煎湯耙吃。(《貴州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干燥根條,多切成段狀,長約30cm,直徑0.5-1cm。栓皮橙色,多縱行皺皮,有不規則的片狀剝落,皮厚約2mm,易脫落。斷面平整,心材色深,有輻射狀線紋,整齊而細密。質重。香氣濃。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94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