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碎花,中藥名。為山茶科柃木屬植物米碎花EuryachinensisR.Br.的莖、葉。植物米碎花,分布于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廣西、貴州等地。具有清熱除濕,解毒斂瘡之功效。主治感冒發熱,濕熱黃疸,瘡瘍腫毒,水火燙傷,蛇蟲咬傷,外傷出血。
中文名稱
米碎花別名
蝦辣眼《全國中草藥匯編》,米碎仔《福建藥物志》,矮茶《廣西藥用植物名錄》。性味歸經
味甘、淡。微澀,性涼。入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除濕,解毒斂瘡。主治 感冒發熱,濕熱黃疸,瘡瘍腫毒,水火燙傷,蛇蟲咬傷,外傷出血。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煎水洗;研末調敷;或鮮品搗敷。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清熱解毒,除濕斂瘡,預防流行性感冒;外用治燒、燙傷、膿皰瘡。”
2、《福建藥物志》:“疏風,除濕,解毒。防治感冒、胸悶、燒傷、膿皰瘡、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預防流感,蝦辣眼葉、銀花各6g,路邊菊3g。水煎服。(《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2、治鼻咽癌,蝦辣眼30g,白眉豆45g。水煎,代茶,以作輔助治療。(《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3、治水火燙傷,蝦辣眼葉曬干為末,調茶油外敷患處。(《廣東省惠陽地區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299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