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穗石柯,中藥名。為殼斗科植物多穗石櫟Lithocarpuspolystachyus(Wall.)Re-hd.的根、葉及果實。分布于長江以南地區。根具有補肝腎,祛風濕之功效;常用于腎虛腰痛,風濕痹痛。葉具有清熱解毒,化痰,祛風,降壓之功效;常用于濕熱瀉痢,肺熱咳嗽,癰疽瘡瘍,皮膚瘙癢,高血壓。果具有和胃降逆之功效;常用于呃逆,噎膈。
中文名稱
多穗石柯別名
甜茶、大葉椆子、綿柯、剛板栗、羊角櫟、綿櫧性味歸經
根:味甘、澀,性平。葉:味甘、微苦,性平。果:味甘、澀,性平。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根:補肝腎,祛風濕。葉:清熱解毒,化痰,祛風,降壓。果:和胃降逆。主治 根:腎虛腰痛,風濕痹痛。葉:濕熱瀉痢,肺熱咳嗽,癰疽瘡瘍,皮膚瘙癢,高血壓。果:呃逆,噎膈。用法用量 根:15-30g。葉:10-15g。果:15-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藥理作用1、抗氧化,抗炎作用。
2、抗心律失常作用。
3、降血脂作用。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高血壓病:多穗石柯葉、決明子、車前子各30g,野菊花15g。水煎服。(《浙江藥用植物志》)
2、治腎虛腰痛:甜茶根30g,燉豬瘦肉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呃逆:甜茶果25g,香附10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4、治濕熱瀉痢:甜茶葉15g,千里光12g,三顆針12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根:全年均可采挖,洗凈,切片,曬干。葉:春、夏、秋季摘葉,曬干或鮮用。果:夏、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葉革質,多皺縮卷曲,破碎,展平后呈倒卵狀橢圓形,背面葉脈突出,先端漸尖或尾尖,基部楔形,全緣。質脆。氣微,味甜。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01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