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毛五加皮,中藥名。為五加科植物紅毛五加AcanthopanaxgiraldiiHarms的莖皮或根皮。分布于河北、山西、陜西、寧夏、青海、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具有祛風濕,強筋骨,活血利水之功效。常用于風寒濕痹,拘攣疼痛,筋骨痿軟,足膝無力,心腹疼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體虛浮腫。
中文名稱
紅毛五加皮別名
五爪刺、川加皮、刺加皮、五加皮、蜀五加性味歸經
味辛、微苦,性溫。歸肝、腎經毒性
無毒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利水。主治 風寒濕痹,拘攣疼痛,筋骨痿軟,足膝無力,心腹疼痛,疝氣,跌打損傷,骨折,體虛浮腫。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5g;或泡酒。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注意事項 陰虛火旺者慎服。藥理作用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2、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3、抗炎作用。
4、抗應激作用。
5、抗輻射作用。
6、對造血功效保護作用。
7、對免疫功效的影響。
8、其他作用。
9、毒性。
相關論述1、《滇南本草》:“主治傷寒,不問陰癥似陽癥,陽癥似陰癥,傳經不傳經。”
2、《四川常用中草藥》:“祛風濕,通關節,強筋骨;治痿痹,拘攣疼痛,風寒濕痹,足膝無力,皮膚風濕,陽痿,陰囊潮濕等癥。”
3、《青海常用中草藥手冊》:“治水腫,小便不利。”
4、《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跌打損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風濕關節痛:五加皮15g,蒼術、秦艽、豨薟草各9g,老鶴草12g。水煎服或泡酒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跌打損傷:(紅毛五加)9-15g。水煎服,或泡酒服。(《恩施中草藥手冊》)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6-7月間,砍下莖枝,用木棒敲打,使木部與皮部分離,剝取莖皮,曬干。全年均可采根,洗凈,剝取根皮,曬干。保存方法
(飲片)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藥材性狀
莖皮呈卷筒狀,長20-30cm,直徑0.5-1.5cm,厚0.5-1mm。外表面黃色或黃棕色,密生黃棕色、紅棕色或棕黑色的皮刺;皮刺下向,細長針形,長3-7mm,基部直徑約0.5mm;節部有芽痕及葉柄痕。內表面黃綠色或淡棕色,平滑。體輕質脆,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氣微,味淡。
2、飲片性狀
為不規則空心圓形薄片。貯干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干燥處,防潮、防蛀。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08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