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頭草,中藥名。為堇菜科植物心葉堇菜ViolaconcordifoliaC.J.Wang的全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南等地。具有清熱解毒,化瘀排膿,涼血清肝之功效。常用于癰疽腫毒,乳癰,腸癰下血,化膿性骨髓炎,黃疸,目赤腫痛,瘰疬,外傷出血,蛇傷。
中文名稱
犁頭草別名
紫金鎖、紫花地丁、小甜水茄、瘩背草、三角草、犁頭尖、烙鐵草、地丁草、紫地丁、羊蹄甲、犁鏵尖。性味歸經
味苦、微辛,性寒。歸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化瘀排膿,涼血清肝。主治 癰疽腫毒,乳癰,腸癰下血,化膿性骨髓炎,黃疸,目赤腫痛,瘰疬,外傷出血,蛇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或搗汁服。外用:適量,搗敷。相關論述1、《中國藥用植物圖鑒》:“外用治疔瘡,熱毒,腫毒,刀傷出血。內服能治黃疸內熱及實熱腸癰下血。”
2、《全國中草藥匯編》:“主治急性結膜炎,咽喉炎,急性黃疸型肝炎,乳腺炎,癰癤腫毒,化膿性骨髓炎,毒蛇咬傷。”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現代多用于瘡癤、乳腺炎等。相關配伍1、治化膿性骨髓炎:鮮犁頭草、三叉苦葉(鮮)各等量。搗爛外敷。(《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外傷出血:犁頭草、酢漿草各適量。搗爛外敷患處。(《秦嶺巴山天然藥物志》)
附注 用犁頭草與野菊花、連翹制成復方注射液,治療扁桃體炎、肺炎、盆腔炎等有較好效果。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4-5月果實成熟期,采收全草,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 本品根莖短。葉卵形至寬卵形或狹三角狀卵形,長2-4cm,寬1-3cm,基部心形至近心形,有鈍齒;葉柄上部有狹翅。花瓣5,寬披針形,急尖。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0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