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草,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和萼果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var.Calycocarpa(Diels)C.Y.WuetS.C.Huang的全草。具有發汗解表,化濕和中的功效。主治暑天感冒,頭痛身重,無汗惡寒,腹痛吐瀉,水腫,瘡癰腫毒,蟯蟲病,陰道滴蟲。
中文名稱
咳嗽草別名
土香薷、野香薷、野紫蘇(四川馬爾康)性味歸經
味辛,性微溫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發汗解表,化濕和中。主治 暑天感冒,頭痛身重,無汗惡寒,腹痛吐瀉,水腫,瘡癰腫毒,蟯蟲病,陰道滴蟲。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g;或研末。外用:適量,搗爛敷;或研末敷。
注意事項表虛多汗慎服。
化學成分1、黃酮類化合物:刺槐素,5-羥基-7,4′-二甲氧基黃酮醇,山柰酚-3-O-β-D-葡萄糖甙,異槲皮甙,5-羥基-3′-甲氧基黃烷酮-7-O-蕓香甙,5-羥基-4′-甲氧基黃酮-7-O-蕓香甙。3″,4″,5″-三甲氧基呋喃黃酮,3-羥基-4″,5″-二甲氧基呋喃黃酮。
2、呋喃香豆精類:5-(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精,5″-(3″-羥基-3″-甲基丁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精,5-(3″,3″-二甲基烯丙基)-8-甲氧基呋喃香豆精。
此外還有香薷二醇等。
相關論述1、《西藏常用中草藥》:“發汗解表,清暑化濕,利水消腫。治傷暑頭痛,無汗惡寒,腹痛吐瀉,水腫。還可外用于膿瘡及皮膚病等?!?/p>
2、《新疆藥用植物志》:“清熱解毒,消炎。”
3、《甘肅中草藥手冊》:“和中健胃,止血,殺蟲。治脾胃不和,食欲不振,身重乏力,外傷出血,蟯蟲,陰道滴蟲?!?/p>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傷暑感冒:野香薷、藿香各9g。水煎服。
2、治傷暑嘔吐,胃痛:野香薷、扁豆各9g,厚樸9g。水煎服。
3、治急性腎炎,浮腫尿少:野香薷、白術各6g。水煎服。(1-3方出自《內蒙古中草藥》)
4、治食欲不振:萼果香薷研末。每次3-6g,每日2-3次,開水送下。(《甘肅中草藥手冊》)
5、治傷暑濕,嘔吐泄瀉,轉筋:萼果香薷、紫蘇、藿香各9g,木瓜15g,炙甘草6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7-9月采收,割取地上部分,陰干,扎把,切碎,或鮮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莖呈方柱形,長20-60cm,基部分枝,被短柔毛;質脆。葉卷曲皺縮,展平后呈長圓形或橢圓形,長1-4cm,寬0.5-1.5cm,兩面被柔毛。有時可見假穗狀花序,花暗紫色。揉搓后有特異清香,味辛涼。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11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