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中藥名。為蟻科動物絲光褐林蟻FormicafuscaLinnaeus及擬黑多翅蟻PolyrhachisvicinaRoger.等多種無毒螞蟻的全體。絲光褐林蟻廣泛分布于全國各地;擬黑多翅蟻分布于廣西、云南等地。具有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于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中文名稱
螞蟻別名
蟻、玄駒、蚍蜉、馬蟻性味歸經
味咸、酸,性平。歸肝、腎二經毒性
有毒《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本詞條僅用于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補腎益精,通經活絡,解毒消腫。
主治用于腎虛頭昏耳鳴,失眠多夢,陽痿遺精,風濕痹痛,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紅斑性狼瘡,硬皮病,皮肌炎,癰腫疔瘡,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研末,2-5g;或入丸劑;或浸酒飲。外用:適量,搗爛涂敷。
注意事項嚴重胃病者、胃潰瘍者、過敏性哮喘者不宜用。
藥理作用1.鎮靜、鎮痛作用
2.抗炎作用
3.雙向調節免疫作用
4.促進內分泌作用
5.提高耐力,延緩衰老
6.保肝作用
7.平喘和解痙作用
相關論述《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性平,味咸,有毒。”
《本草拾遺》:“獨腳蟻,主疔腫疽瘡,燒令黑,和油涂之。”
《藥性考》:“食之長力。”
《中國動物志》:“清熱解毒。治疔毒腫痛,蛇咬傷等。”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益氣力,澤顏色(美容),催乳汁,用于病后體力不足,產后缺乳等:良種無毒蟻9-15g,炒黃研面沖服。(《江蘇中醫雜志》1989,(11):43)
2.治男性不育癥:螞蟻干粉每日15g,1次或分次口服,30d為1療程。本品能提高精子數量和質量。(《浙江中醫雜志》1993,28(9):401)
3.治陽痿:大螞蟻300個,桑螵蛸30g,九香蟲20g,人參10g,淫羊藿20g,韭子30g,枸杞子30g,桂枝5g,白芍15g。共研細末。每服7-10g,每日3次,空腹用少許黃酒送下。(《吉林中醫藥》1989,(2):6玄駒興陽散)
4.治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良種螞蟻烘干粉碎,蜜丸。成人每次5g,日服3次。(《中醫雜志》1986,(7):63)
5.治手足麻木,全身竄痛(末梢神經炎或周圍神經炎):以白酒0.5kg,泡大螞蟻60g,半月后即可應用。成人每次口服15-30ml,早、晚各1次。(《上海中醫藥雜志》1989,(3):35)
6.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陽性:良種山螞蟻50g,茵陳、生黃芪、三七各10g,五味子、仙靈脾、鱉甲、虎杖各5g。共研細粉。每次5g,每日3次,飲后蜂蜜調服。兒童減半,3個月為1療程,一般用2個療程。(《人民軍醫》1992,(11):481螞蟻乙肝寧)
7.治小兒疳積:用雞蛋1個打入碗內,加水等量,然后將螞蟻粉3g兌入,和勻后隔水燉服。(《上海中醫藥雜志》1989,(3):35)
8.治疔毒腫痛:黑螞蟻、蒼耳蟲共舂絨涂。(《四川中藥志》)
9.治蛇咬傷:黑螞蟻舂絨涂。(《四川中藥志》)
現代研究~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附注~螞蟻種類及數量繁多,目前認為可食用的約150種,已有報道的還有:①雙齒多刺蟻PolyrhachisdivesSmith。②刺蟻P.lamellidensSmith。③紅螞蟻TetramoriumguineenseFabricius。④黃猄蟻OecophyllasmaragdinaFabricius。⑤赤蟻FormicarufaLinnaeus又名紅林蟻。⑥赤山蟻F.anguineaLast.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采收時間應在婚飛之前進行。盡量選擇陰雨天,在蟻群大部分歸巢、數量集中時進行。要連螞蟻帶土裝入布袋中帶走。然后過篩而取成蟻置于60℃水中迅速處死(水溫高于60℃時,蟻酸等藥用成分會大量揮發),晾干。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絲光褐林蟻:體長13mm左右,黑色,平滑,有光澤。前胸背板基發達,中胸背板較小,柄腹有1枚向上的鱗片。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舔之有酸味。
擬黑多翅蟻:體長4-5mm,黑色,胸部兩側有刺。質脆,易碎,常有頭足缺損,舔之有酸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16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