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花,中藥名。為蕁麻科植物冷水花PileanotataC.H.Wright的全草。分布于中南及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四川、貴州等地。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消腫散結,健脾和胃之功效。常用于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淋濁,尿血,小兒夏季熱,瘧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外傷感染。
中文名稱
冷水花別名
水麻葉、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性味歸經
味淡、微苦,性涼。歸肝、膽經毒性
無毒《湖南藥物志》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利濕,退黃,消腫散結,健脾和胃。
主治濕熱黃疸,赤白帶下,淋濁,尿血,小兒夏季熱,瘧母,消化不良,跌打損傷,外傷感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注意事項妊娠慎服。
《貴州民間藥物》:“孕婦忌服。”
相關論述1、《全國中草藥匯編》:“治黃疸,肺結核。”
2、《福建藥物志》:“破結消腫。主治瘧母,跌打損傷,外傷感染。”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黃疸,周身發黃:鮮土甘草9g,水楊柳15g,鮮黃梔9g,黃泡刺根9g,楓香根7.5g,加紅糖少許。水煎服,日服2次。(《貴州民間藥物》)
2、治急性黃疸型肝炎:冷水花全草30g,田基黃30g,黃毛耳草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附注通過對苗族驗方宜肝樂顆粒中冷水花的植物來源及鑒別特征研究,為貴州苗族常用藥材冷水花質量標準的制定及開發利用提供了依據。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1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