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白草,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翻白草PotentilladiscolorBge.的帶根全草。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痢功效。主治濕熱瀉痢,癰腫瘡毒,血熱出血,肺熱咳喘。
中文名稱
翻白草拉丁文名
PotentillaeDiscolorisHerba性味歸經
苦,寒;歸胃、大腸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止血,止痢功效。
主治1、濕熱瀉痢:本品苦寒,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痢,故常用于熱痢、血痢。
2、癰腫瘡毒:本品苦以降泄,寒能清熱,解毒消腫,常用治熱毒壅盛所致之癰腫瘡毒。
3、血熱出血:本品苦寒清熱,又有涼血止血之功,故常用治血熱所致的吐血、便血、崩漏下血以及外傷出血。
4、肺熱咳喘:本品苦寒,有清瀉肺熱之功,治療肺熱咳嗽痰喘及肺癰等證。
用法用量煎服,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本品含有鞣質及黃酮類。
藥理作用本品全草煎劑對志賀氏痢疾桿菌、福氏痢疾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傷寒桿菌均有抑制作用。近來實驗研究表明,用大劑量翻白草灌胃給藥7天,對正常家兔有明顯降血糖作用。其機制是翻白草所含的黃酮類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槲皮素有抑制非酶糖化作用,并通過抑制蛋白糖化來抑制醛糖還原酶活性。
相關論述1、《本草綱目》:“治吐血,下血,崩中,瘧疾,癰瘡。”
2、《本草便讀》:“清利腸胃,除風濕。治赤白久痢成疳,涂惡犬咬傷。”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熱痢、血痢,單用翻白草鮮品30-60g濃煎,日分3次內服治療赤白痢疾。
2、治熱毒壅盛所致之癰腫瘡毒。如《本草綱目》單用翻白草酒煎服,治療疔毒初起;《保壽堂經驗方》以翻白草煎湯熏洗,治療瘡癰潰爛;也可將翻白草干根用燒酒磨汁外涂患處,治療痄腮等,也可以鮮品搗敷患處,或配伍金銀花等清熱解毒消癰藥同用。
3、用治血熱所致的吐血、便血、崩漏下血以及外傷出血,可單用翻白草水煎內服,或將鮮品搗爛外敷出血處,或與其他涼血止血藥配伍使用。
4、治療肺熱咳嗽痰喘及肺癰等證,常單用或配伍魚腥草、桔梗、蘆根等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未開花前連根挖取,除凈泥土,曬干。生用。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根橫切面:有落皮層殘存。木栓層由5-10列扁平細胞組成,細胞壁稍厚。韌皮部狹窄,形成層成環。木質部寬廣,約占根直徑的4/5,內有數列放射狀排列的導管。射線寬廣。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
本品粉末黃棕色。葉上表皮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垂周壁近平直,可見少數單細胞非腺毛。葉下表皮細胞,垂周壁彎曲,氣孔不定式,密被非腺毛。非腺毛有兩種:一種極細長,卷曲,或纏繞成團;另一種平直或稍彎曲。草酸鈣簇晶較多,直徑8-25μm,棱角較鈍。
2、取本品粉末1g,加甲醇2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約1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翻白草對照藥材1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2%三氯化鋁乙醇溶液,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
藥材性狀塊根呈紡錘形或圓柱形,少數瘦長,有不規則扭曲的縱槽紋,長3-8cm;表面黃棕色或暗紅棕色栓皮較平坦;質硬而脆,斷面黃白色。基生葉叢生,單數羽狀復葉皺縮而卷曲,小葉3-9片,矩圓形或狹長橢圓形,頂端小葉片較大,上表面暗綠色,下表面密生白色絨毛,邊緣有粗鋸齒。氣微、味甘、微澀。以根肥大、葉灰綠色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1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