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纓花,中藥名。為杜鵑花科植物馬纓杜鵑RhododendrondelavayiFranch.[R.arboreumSmithsubsp.delavayi(Franch.)Chamberlain;R.pilovithanumBalf.f.etW.W.Smith]的花。分布于廣西、貴州、云南。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效。常用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崩漏,月經不調。
中文名稱
馬纓花別名
馬銀花、密筒花、紅山茶性味歸經
味苦,性涼。歸肝、腎二經毒性
有小毒《全國中草藥匯編》藥材分類
動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主治用于骨髓炎,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崩漏,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
注意事項~內服劑量不宜過大。中毒表現為惡心,唾液分泌多,呼吸困難,心律不齊等。~
相關論述《全國中草藥匯編》:“苦,涼,有小毒。”
《云南中草藥匯編》:“清熱,解讀毒,止血,調經。治骨髓炎,流感,痢疾,消化道出血,衄血,咯血,月經不調。”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骨髓炎:馬纓花鮮花60g。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2.治消化道出血,衄血,咳血,月經不調:(馬纓)花9-15g。煎服。(《云南中草藥選》)
現代研究現代臨床用于治療骨髓炎,流行性感冒,痢疾,消化道出血和月經不調等。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春季采收,鮮用或陰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4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