槭葉止血草,中藥名。為傘形科植物呂宋天胡荽HydrocotylebenguetensisElm.[H.ranunculifoliaOhwi]的全草。分布于臺灣。具有清熱涼血,通淋解毒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喉痛,高熱神昏,瀉痢,石淋,跌打腫痛,瘡癤,帶狀皰疹。
中文名稱
槭葉止血草別名
變地錦、遍地金性味歸經
味辛,性涼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涼血,通淋解毒。主治 用于感冒,喉痛,高熱神昏,瀉痢,石淋,跌打腫痛,瘡癤,帶狀皰疹。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1、治喉痛:變地錦、竹葉草、百正草(白馬蜈蚣)各40g。搗汁,加鹽眼。
2、治腦炎,腸炎:變地錦、馬蹄金、蚶殼草、呼神實(蝴蠅翅)、葉下紅、紅骨蚶殼仔草、水竹草(各適量)。絞汁,燒溫熱,泡辰砂服。渣煎水代茶飲。
3、治腎結石:變地錦鮮草75-150g。水煎服。
4、治小兒出生胎毒:變地錦、河乳豆草、馬蹄金、馬鞭草、一支香、鼠尾癀等鮮草各40g。搗汁,兌冬蜜服。(1-4方出自《臺灣藥用植物志》)
附注 與本品功效相近者尚有同屬植物毛柄天胡荽HydrocotyledichomdroidesMakino又名:假變地錦、變地錦舅《臺灣藥用植物志》。分布于臺灣(臺北)。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6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