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不食草,中藥名。為菊科石胡荽屬植物石胡荽Centipeda minima (L.) A. Braun e tAschers.的全草。具有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的功效。主治風寒感冒,鼻塞不通,寒痰咳喘,瘡癰腫毒。
中文名稱
鵝不食草拉丁文名
Centipedae Herba別名
野園荽、雞腸草、鵝不食、地芫荽、滿天星、沙飛草、地胡椒、大救駕、三節劍、山胡椒、連地稗、二郎戟、小救駕、杜網草、豬屎草、砂藥草、地白茜、豬屎潺、通天竅、球子草、霧水沙、貓沙、小拳頭、鐵拳頭、散星草性味歸經
味辛,性溫;歸肺、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鵝不食草)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發散風寒,通鼻竅,止咳,解毒。
主治1、風寒感冒:本品辛散溫通,能發散風寒,但藥力較弱,一般風寒感冒較少選用。因其長于通鼻竅,故主要用于風寒感冒而見鼻塞、流涕、頭痛者。
2、鼻塞不通:本品辛溫升散,入肺經,能通肺竅,利鼻氣。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內,治療鼻瘜肉以及鼻淵鼻塞、頭痛。現代臨床多用于鼻炎。
3、寒痰咳喘:本品兼能化痰、止咳、平喘,因性偏辛溫,治療咳嗽痰多,較宜于寒痰所致者。
4、瘡癰腫毒:本品兼能解毒消腫,治療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9g;或搗汁。外用:搗敷;或搗爛塞鼻;或研末噴鼻。
注意事項個別患者服后出現惡心或輕度嘔吐癥狀,故應慎用。
化學成分本品含蒲公英甾醇等三萜類成分、β-谷甾醇、豆甾醇、揮發油、黃酮類、氨基酸、有機酸等。
藥理作用1、抗過敏作用:鵝不食草熱水提取物在動物皮膚被動過敏反應(PCA)中表現出顯著抗過敏作用,也可較強地抑制化合物48/80或刀豆球蛋白A誘導的大鼠腹腔肥大細胞組胺釋放。其中的山金車內酯、6-O-千里光酰二氫菊靈和石南藤酰乙酸酯抑制組胺釋放的IC50分別為3.0×10-5mol/L、1.8×10-5mol/L及2.3×10-4mol/L。在PCA試驗中,口服50mg/kg,前兩種化合物對色素滲出抑制率分別為61.76%、37.4%。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對組胺釋放的IC50為1.0mol/L-0.5×10-5mol/L。口服50mg/kg,對PCA試驗抑制率達39%-67%。鵝不食草揮發油對變應性鼻炎治療有確切療效,該作用與鵝不食草揮發油抑制組胺釋放有關,還由于抑制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脫顆粒,阻止嗜酸性粒細胞趨化因子釋放,從而使嗜酸性粒細胞及其胞漿顆粒釋放堿性蛋白、嗜酸性粒細胞陽離子蛋白和神經毒素減少,減輕對鼻黏膜上皮的損害。
2、抗突變及抗腫瘤作用:采用Ames試驗平板摻入法,選用了標準菌株TA98和TA100,誘變劑分別為4-硝基鄰二胺和迭氮鈉。鵝不食草兩次水煎煮濃縮液進行實驗,每皿加人量為3mg,具有一定的抗突變作用。鵝不食草乙醇提取物有較明顯的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3、抗炎作用:鵝不食草揮發油0.05ml/kg和0.1ml/kg劑量組對小鼠急性炎癥均有明顯抑制作用,以抑制急性炎癥早期毛細血管通透性亢進(抗滲出)的效果較好;對炎癥組織中的PGE2釋放有較好的對抗作用。
4、保護肝臟:鵝不食草煎液對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能明顯降低CCL4、APAP、D-GalN+LPS引起的肝損傷后小鼠血清中升高的ALT水平。
5、其他作用:揮發油和乙醇提取液部分有某些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沉淀部分止咳效果不明顯,無祛痰作用。
相關論述1、《四聲本草》:通鼻氣,利九竅,吐風痰。
2、《本草綱目》:鵝不食草,上達頭腦,而治頂痛目病,通鼻氣而落瘜肉。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風寒感冒而見鼻塞、流涕、頭痛者,可與細辛、白芷、蒼耳子等藥配伍。
2、治鼻塞不通屬于風寒所致者,配伍蒼耳子、辛夷、白芷等散風寒、通鼻竅藥內服。若偏于風熱者,可與薄荷、黃芩、野菊花等藥同用。
3、治咳嗽痰多,較宜于寒痰所致者,可配伍麻黃、細辛、百部等藥。
4、治瘡癰腫毒,《瀕湖集簡方》以本品和穿山甲、當歸搗爛,加酒,絞汁服,藥渣敷患處。《泉州本草》以鮮品搗敷局部,治療蛇傷腫痛。
相關配伍1、鵝不食草配蒼耳子、辛夷:三藥均能發散風寒,宣肺通竅,皆為治療鼻淵之常用藥。配伍使用,常用治風寒鼻塞、鼻科病證鼻塞不通,并常與白芷、細辛同用。
2、鵝不食草配麻黃、細辛:鵝不食草能發散風寒,略兼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麻黃善于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細辛善于發散風寒、溫肺化飲。三者配伍,能發散風寒,化痰止咳平喘。常用治寒痰所致的咳嗽痰多。
相關藥品熱可平注射液、鼻炎康片、鼻通丸。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9-11月花開時采收,鮮用或曬干。
炮制方法除去雜質,搶水洗凈,切成中段,干燥,篩去灰屑。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防霉。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全草扭集成團。須根纖細,淡黃色;莖細,多分枝,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葉小,近無柄;葉片多皺縮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綠色或棕褐色,邊緣有3-5個齒。頭狀花序黃色或黃褐色。氣微香,久聞有刺激感,味苦;微辛。以色灰綠、刺激性氣強者為佳。
飲片性狀本品為不規則長段。根纖細,須狀,淡黃色。莖細圓柱形,棕褐色,切面黃白色。葉小,近無柄;葉片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綠色或棕褐色,邊緣有3~5個鋸齒。頭狀花序黃色或黃褐色。氣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7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