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無,中藥名。為罌粟科紫堇屬植物伏生紫堇Coydalis decumbens(Thunb.)Pers.的干燥塊莖。具有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祛風除濕的功效。主治中風半身不遂,跌撲損傷,肝陽頭痛,風濕痹痛,關節拘攣。
中文名稱
夏天無拉丁文名
Corydalis Decumbentis Rhizoma別名
一粒金丹、洞里神仙、野延胡、飛來牡丹、伏地延胡索、落水珠性味歸經
味苦、微辛,性溫;歸肝經藥材分類
植物醫保類型
醫保(夏天無)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活血通絡,行氣止痛,祛風除濕。
主治1、中風半身不遂,跌仆損傷,肝陽頭痛:本品既能活血通絡,又能行氣止痛,且有一定的平抑肝陽的作用,用于治療中風偏癱、手足不遂及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
2、風濕痹痛,關節拘攣:本品既能舒筋通絡,又能祛風除濕。
用法用量內服:煎服,5-15g。或研末服,1-3g。亦可制成丸劑使用。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化學成分含延胡索乙素、原阿片堿、空褐鱗堿、藤荷包牡丹定堿等多種生物堿。
藥理作用具有鎮痛和鎮靜作用;能增加冠脈流量,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對抗血栓形成;對子宮平滑肌和腸平滑肌具有松弛和解痙作用。
相關論述1、《浙江民間常用草藥》:“行血,活血,止血,止痛,鎮痙。”
2、《全國中草藥匯編》:“祛風濕,降血壓。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高血壓病,腦血管意外引起偏癱。”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中風偏癱、手足不遂及肝陽上亢引起的頭痛、頭暈,常與夏枯草、鉤藤、桑寄生、地龍等藥同用。
2、治跌仆損傷,瘀腫疼痛,既可單用,配伍雞血藤、乳香、沒藥。
3、治風濕痹痛,關節拘攣不利,配當歸、羌活、獨活、威靈仙等。
相關配伍1、夏天無配地龍:夏天無善于活血止痛,舒筋通絡;地龍長于清熱息風。兩藥伍用共奏活血舒筋通絡之功。適用于中風后經絡不利,半身不遂等。
2、夏天無配威靈仙:夏天無功能舒筋通絡,祛風除濕;威靈仙功能祛風除濕,通絡止痛。兩藥伍用,祛風通絡止痛之功顯著增強。適用于風濕痹痛,關節拘攣不利。
相關藥品夏天無片、夏天無眼藥水。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每年4月上旬至5月初待莖葉變黃時,在晴天挖掘塊根莖,除去須根,洗凈泥土,鮮用或曬干。
炮制方法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凈,干燥,用時搗碎。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藥材鑒別
鑒別1、本品粉末淺黃棕色。下表皮厚壁細胞成片,淡黃棕色,細胞呈類長方形或不規則形,壁稍厚,呈斷續的連珠狀,常具壁孔。薄壁細胞淡黃色或幾無色,呈類方形或類圓形;螺紋導管或網紋導管細小。淀粉粒單粒類圓形或長圓形,直徑5-16μm,臍點點狀或飛鳥狀,復粒由2-6分粒組成。糊化淀粉粒隱約可見,或經水合氯醛透化可見糊化淀粉粒痕跡。
2、取本品粗粉4g,加1%碳酸鈉溶液25ml,置近沸的水浴中浸漬5分鐘,濾過,濾液用稀鹽酸調節pH值至6,加三氯甲烷15ml振搖提取,分取三氯甲烷液2ml,加硫酸1ml,振搖,硫酸層即顯棕紅色,放置后顯棕黑色。
3、取本品粉末約4g,加三氯甲烷-甲醇-濃氨試液(5:1:0.1)混合液40ml,超聲處理30分鐘,濾過,濾液濃縮至干,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原阿片堿對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己烷-醋酸乙酯-二乙胺(16:3:1)為展開劑,預飽和15分鐘,展開,取出,晾干,噴以稀碘化鉍鉀試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塊莖類球形、長圓形或呈不規則塊狀,長0.5-3cm,直徑0.5-2.5cm。表面灰黃色、暗綠色或黑褐色,有瘤狀突起和不明顯的細皺紋,上端鈍圓,可見莖痕,四周有淡黃色點狀葉痕及須根痕。質硬,斷面黃白色或黃色,顆粒狀或角質樣,有的略帶粉性。氣無,味苦。以個大、質堅、斷面黃白色者為佳。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8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