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蛇龜,中藥材名。為龜科動物黃緣閉殼龜Cuoraflavomarginata(Gray)或三線閉殼龜Cuoratrifasciata(Bell)的全體。具有活血祛瘀,解毒消腫的功效。主治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瘰疬,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慢性骨髓炎,肥大性脊椎炎。
中文名稱
夾蛇龜別名
攝龜、陵龜、孆龜、鴦龜、呷蛇龜、啖蛇龜、克蛇龜、斷板龜(江蘇)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性平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1、三線閉殼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2、本詞條僅用于中醫(yī)藥知識的科普,對于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yīng)用
- 加工炮制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祛瘀,解毒消腫。主治 跌打損傷,咽喉腫痛,瘰疬,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慢性骨髓炎,肥大性脊椎炎。用法用量內(nèi)服:燒炭研末,3-9g。
化學成分黃緣閉殼龜血中含血紅蛋白。
相關(guān)論述1、《本草圖經(jīng)》;“療蛇毒。”
2、《中國動物藥》:“活血破瘀,解毒。治跌打損傷,瘰疬,惡瘡,雙單乳蛾,骨結(jié)核,肺結(jié)核等癥。”“將攝龜制成注射劑、片劑等,用于各種結(jié)核、痔瘺及癌癥化療后產(chǎn)生的白細胞下降等。”
3、《中國藥用動物志》:“全龜炭有活血,消腫,解毒的作用。主治咽喉腫痛、瘰疬、膿腫、風濕痹痛、慢性骨髓炎、骨關(guān)節(jié)結(jié)核、肥大性脊椎炎等。”
臨床應(yīng)用
相關(guān)配伍1、治脊椎肥大癥:鮮攝龜1個。去腸雜,用黃泥包封,燒存性,取出研粉。每服2g,日服2次,黃酒送服。
2、治骨結(jié)核、肺結(jié)核、淋巴結(jié)結(jié)核:攝龜背腹甲,焙焦研細末,煉蜜為丸,10g重。每服1丸,日服2次,連服2個月。(1-2方出自《中國動物藥》)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或活體飼養(yǎng),加工成全龜炭。
炮制方法將活龜整只用泥封固,放爐中,四周用炭火均勻煅煨,勿開裂或泄氣。煅至膏煙精淡,取出冷卻,敲去泥,將焦黑色的龜炭研粉,過篩備用。另法:將活體入湯鍋內(nèi),上覆鐵蓋,用泥封固。放鍋于爐中,四周用炭火均勻煅煨。煅至青煙精淡,取出冷卻后,取龜炭研粉,過篩備用。
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1、黃緣閉殼龜:背甲長上12-14cm,寬9-10cm,殼高6-6.5cm。背部顯著拱起,邊緣整齊,嵴棱3條,鈍圓不顯,棕褐色,正中嵴棱蠟黃或淺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后渾圓,無同心環(huán),腹甲邊緣及甲橋黃色。
2、三線閉殼龜:背甲長9-16cm,寬7-11cm,殼高3.5-6cm。嵴棱3條,中央寬圓,兩側(cè)不顯著,棕褐色。腹甲大而平坦,前緣渾圓,后緣缺刻,黑色,邊緣黃色。
我愛中藥網(wǎng),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29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