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果倒地鈴,中藥名。為無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鈴CardiospermumhalicacabumL.的全草。我國東部、南部和西南部很常見,北部較少。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之功效。用于黃疸,各種淋證,糖尿病,百日咳,咽喉炎,濕疹,對口瘡,瘡疔癰腫,跌打損傷。
中文名稱
小果倒地鈴別名
炮卜草、金絲苦楝、三角泡、三角藤、包袱草、倒地鈴、粽仔草性味歸經
味苦,性寒。歸心、肺、脾經藥材分類
植物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利濕,消腫解毒。主治 用于黃疸,各種淋證,糖尿病,百日咳,咽喉炎,濕疹,對口瘡,瘡疔癰腫,跌打損傷。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注意事項 孕婦忌用。相關論述 《福建中草藥》:“治百日咳,消渴,咽喉炎,對口瘡,疔瘡,背癰。”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用于病毒性黃疸型肝炎、尿路感染、跌打損傷、瘡癤腫痛等。相關配伍1、治各種淋證:小果倒地鈴9g,金錢草12g,連錢草6g,水煎服;或小果倒地鈴9g,連錢草6g,水煎服。
2、治糖尿病:鮮小果倒地鈴60g,水煎服。
3、治百日咳:小果倒地鈴9-15g,水煎調冰糖服。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全草夏季采集采收,鮮用或曬干。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3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