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中藥名。為海龜科玳瑁屬動物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Linnaeus)的背甲。具有平肝定驚,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熱病高熱,神昏譫語抽搐,小兒驚癇,眩暈,心煩失眠,癰腫瘡毒。
中文名稱
玳瑁拉丁文名
Carapax Eretmochelydis別名
瑇瑁、蝳瑁、瑇瑁甲、明玳瑁、文甲性味歸經
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藥材分類
動物聲明
野生玳瑁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禁止濫捕。目錄
- 功效作用
- 臨床應用
- 加工炮制
- 保存方法
- 藥材鑒別
功效作用
功能 平肝定驚,清熱解毒。主治1、熱病高熱,神昏譫語抽搐,小兒驚風,中風不語:玳瑁入心肝二經,既可平肝定驚,又可清熱解毒。
2、眩暈,心煩不眠:玳瑁味甘、咸,性寒,以清熱平肝潛陽見功。
3、痘毒,疔瘡癰腫:玳瑁有清熱解毒作用。
4、西醫診為原發性高血壓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前庭系統疾病、腦腫瘤、腦動脈粥樣硬化等屬肝陽上亢,甚則肝風內動,蜂窩組織炎、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發熱、毛囊炎等屬熱毒壅滯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磨汁;亦可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涂。注意事項虛寒證無火毒者禁服。
化學成分玳瑁的背甲含角蛋白,其中含有賴氨酸,組氨酸等多種氨基酸;體脂含有月桂酸,棕櫚酸,肉豆蔻酸,硬脂酸,花生酸,山萮酸,C14不飽和酸,C16不飽和酸,C18不飽和酸,C20不飽和酸,C22不飽和酸,C24不飽和酸及非皂化部分等。
藥理作用對免疫功能的影響:玳瑁的乙醇提取液,在體外對鼻咽癌患者T調節細胞亞群的T4和T8陽性細胞,僅有微弱誘導作用。
相關論述1、《食性本草》:“療心風邪,解煩熱?!?/p>
2、《日華子》:“破癥結,消癰毒,止驚癇。”
3、《開寶本草》:“主解嶺南百藥毒?!?/p>
4、《本草衍義》:“治心經風熱。”
5、《綱目》:“解痘毒,鎮心神,急驚客忤,傷寒熱結,狂言。”
6、《本草求原》:“涼血解毒,行氣血,利大小腸,解蠱毒、百藥毒。預解痘毒及痘瘡黑陷,迎風目淚?!?/p>
7、《本草用法研究》:“平肝鎮驚,定心氣,且入心,主血,有解毒、解熱之功?!?/p>
8、《現代實用中藥》:“平降血壓,可為中風之預防藥?!?/p>
9、《青島中草藥手冊》:“治小兒發熱,驚癇痙攣,高血壓,大腦炎。”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1、治膿毒血病、血中毒、癰疽疔瘡、痘瘡:玳瑁10g,犀角2g,紫草根10g,水500ml,煎至200ml,1日3服。(《現代實用中藥》)
2、治痘瘡黑陷,乃心熱血凝也:生玳瑁、生犀角同磨汁一合。入豬心血少許,紫草湯五匙,和勻溫服。(《綱目》引《痘疹論》)
3、預解痘毒,遇行時服此,未發內消,已發稀少:生玳瑁、生犀角各磨汁一合,和勻,溫服半合,日三服。(《綱目》引《靈苑方》)
4、療中蠱毒:生玳瑁以水磨如濃飲,服一盞即解。(《產乳集驗方》)
5、治迎風流淚,乃心腎虛熱也:生瑇瑁、羚羊角各一兩,石燕子一雙。為末。每服一錢,薄荷湯下,日一服。(《綱目》引《飛鴻集》)
6、治肝癌:玳瑁15g,露蜂房9g,龜版15g,海藻15g,鴉膽子9g,蟾酥0.6-1.2g。共研末,每日早晨及睡前各服1次,每次0.7-1.4g,白開水沖服。(《青島中草藥手冊》)
附注配伍應用:
1、玳瑁配石決明:石決明咸寒,善清肝火,又補肝陰;玳瑁鎮心平肝,清熱解毒。二藥合用,平肝潛陽,治療肝陽上亢,眩暈,頭痛,中風等。
2、玳瑁配水牛角:玳瑁鎮心平肝,清熱解毒,息風定驚;水牛角善清心、肝、胃實熱而涼血解毒,清心定驚。二藥功效相近,合用治療高熱,神昏譫語,驚癇抽搐,小兒急驚風。
3、玳瑁配紫草:玳瑁清熱解毒;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二藥合用,治療血熱毒盛,疹出不暢,紫黑內陷。
4、玳瑁配黃連:玳瑁息風定驚,清熱解毒;黃連清熱燥濕。二藥配伍應用,長于清熱解毒,既可治療熱病驚狂,神昏抽搐;又能治療癰疽瘡毒,紅腫疼痛。
鑒別應用:玳瑁與羚羊角:二者皆為咸寒之品,平肝息風,清熱解毒之功相似。同用于熱極動風,驚癇抽搐,以及熱病溫毒發斑等。然羚羊角主入肝經,息風止痙之力勝,又長于清肝明目;玳瑁主入心經,以開竅、安神定驚見長,又能養肝腎之陰以潛陽。
加工炮制
采收加工 將捕獲的活玳瑁倒掛懸起,用沸醋潑之,使其背部鱗片剝落,去除殘肉,洗凈。炮制方法1、玳瑁:取原藥材,刷凈,用溫水浸軟,切成細絲,干燥或研成細粉。
2、制玳瑁:取滑石粉置鍋內,用文火炒熱,加入凈玳瑁絲,拌炒至表面微黃色,鼓起,取出,篩去滑石粉,放涼,碾成粉末。
保存方法
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藥材鑒別
藥材性狀藥材性狀:
本品呈長方形、菱形、三角形、多角形或近圓形板片狀,長8-24cm,寬8-17cm,厚1-3mm,中間較厚,邊緣薄似刀刃,有不整齊的鋸齒狀。外表面平滑而有光澤,半透明狀,有暗褐色與乳黃色相間的不規則花紋,背鱗甲中間有隆起的棱脊,斜切面顯層紋;內表面有條紋形成云彩樣紋理。質堅韌,不易折斷,斷面角質。氣微,味淡。以片大而厚、半透明、斑紋顯著者為佳。
飲片性狀:
1、玳瑁呈粉末或不規則的絲狀。淡黃棕色或灰黃色,玳瑁絲一面光滑,一面有白色溝紋,對光照視可見緊密透明小點,質堅韌,不易折斷,氣微腥,味淡。
2、制玳瑁形如玳瑁絲,鼓起,質脆。粉末呈淡黃色。
我愛中藥網,分享本頁 地址:http://www.hmhmm.cn/post/13379.html


